定能够再进一步,位封王侯……”
奉承话是宫中太监的必修课,马敬能在文华殿当差,更是擅长此道。
曹唯摆了摆手,将他的话匣拦住,道:“本侯记得前往松江府并未得过朝廷的旨意,现在为何却成了钦差?”
马敬恭敬道:“侯爷有所不知,当初您刚去松江府时确实还不是钦差,但后来您剿灭倭寇,陛下大悦,遂赐您钦差仪仗,王命旗牌,由朝中宣旨太监秘密赶赴松江府……”
曹唯顿时明白过来,心里不禁涌出一阵暖流,他知道朱祐樘临时将他命为钦差大臣,是对他的一种保护,免得日后落下什么不好的话柄。
之所以要宣旨太监秘密赶赴松江府,便是方便日后对外宣称圣旨是曹唯赶赴松江府之前便已经授予,这样一来此事就不会再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出来利用。
当然,曹唯也知道这份圣旨一定没有经过内阁,只能算得上中旨,而不能称作圣旨,分量会大打折扣,但这并不重要,只要有皇帝抗下名头,曹唯也就不算师出无名。
所以,如果真的有异常耿直的御史弹劾曹唯,最后扯来扯去也只会是扯到皇帝身上,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只不过是一句……屁言!
天地君亲师,君仅仅排在天地后面,也就是说除了天地以外,就数皇帝最大,在不是造反的前提下,把刀架在皇帝脖子上,又有哪个憨货真的敢砍?
“……然而侯爷在松江府不知所踪,宣旨太监估计…估计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不敢就这么返回京师,也不能一直待在松江府,于是便返回南京等候侯爷,过些日子侯爷在南通府的消息传了出去,想必那传旨太监便会过来宣旨。”
曹唯微微点了点头,端起桌上茶水正要饮,马敬见状也要喝茶,刚刚说了很多话,此时已经是口干舌燥了,但正当他将茶杯放到嘴边时,耳边传来一声轻轻的话语:“为何要将本侯留在南通?”
马敬好似耳边响起一道惊雷,手一抖,茶水差点倒了出来,他顾不得喝水,放下茶杯,连忙道:“侯爷这是说的哪里话?留在南通不是侯……侯爷您自己的意思吗?与杂家有何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