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东西两市和城门口的红色丝绸终于被人扯了出来,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赫然是一块醒目至极的石碑功德碑!
功德碑常见,但是这份功德碑却与以往有些不同,它竟然在捐献者的后面,细细地写明了捐献的具体数目,由多至少,一目了然。平常的百姓,看着功德碑指指点点,然而一些有些人却是当即就出了一头的冷汗,脚底抹油,一溜烟的找自家主人禀报去了。
“竖子,安敢如此!”
陇西李家大院,形容枯槁的老者身子一个打晃,险些吐出一口老血。他们千算万算,万万没有算到,只算到当今陛下依然对他们无可奈何,却没有算到竟然会来这么一手!
这次募集粮草,如果不肯出死力,几百年积攒的家族声誉就会一朝散尽,落一个伪善的名声。如果出死力,自己等人苦心谋划的一切就全成了一场笑话。但这就是阳谋,自己没得选择。
“来人,通知下去,把能调集的粮草都调集过来,给他送过去!”
老者咬着牙根说完,便重重地跌坐在床榻上,就像被抽去了精气神一般。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不同的人家。这些世家名门需要好名声,那些做生意的又何尝愿意落个为富不仁的坏名声?
这年月,最值钱的是什么?
当然是好名声!
苟成仁和胡四海等人,率先反应过来,直奔蜀王府。已经有风声传出,据说当今陛下会给前十名颁发积善人家的匾额,这个手快有,手慢无啊。自己这些做生意的,如果有了一面这样的牌子,无疑多了一块护身符。两个人连早点都没吃,就一溜烟的赶到了蜀王府。
“草民等人愿意追加善款,赈济灾民。”
聪明人,不需要绕弯子,两个人也不二话,直接一个头磕在地上,恭声请命。李恪似笑非笑地扫了他们一眼,也没让他们起来。
“怎么,想通了?”
“想通了,想通了,赈济灾民,是积善行德的好事,我们不能甘于后人。”
两个人老脸微微一红,想起昨天送的那一点粮食,有些尴尬。
“你们有此善心善举,本王心中甚慰,也很想成全你们的善行义举,只是如今募集的粮草已经超出了本王运输的上限,再多的话,恐怕也是无法及时送到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