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而且朱大昏君还规定地产行业只租不卖,长期持有,甚至朱大昏君还特意只投资大明最大的几个商业城市的地产——南京、上海、天津、广州、苏州、宁波等。
更加无耻的还是他堂堂皇帝老子亲自把关地产投资,那还能错了?
当然了,金融地产容易“躺赚”,但是他也投资了军工这个容易亏本的行当,上海炮厂、吴淞船厂、天津船厂……还在武汉(朱大昏君正在考虑合并武昌、汉口三镇,作为为帝国的西都)的大治县和兴国县开办了大治铁厂。
另外,上海商市和天津商市根据他给皇家财团的旨意,还特意跟两大商市的控股商团合办了天津商学院和上海商学院,其中的老师都是各个商会、商行最为出色的掌柜……而且他还亲自编写了一部《会计论》,让原先的南海子净军的太监们学了大半年,现在其中的一部分较为优秀的也在其中任教,同时将其作为两大商学院的记账教材。
从这两所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是各大商行(包括皇室财团)抢手货,而且还很容易某得一个伎术官做做。
比如,今年两大商市的市政税务局就召了30多个,甚至朝廷的户部也抢走了十几个……
除了商学院的建立外,由于他登基之初,并没有考虑到还都金陵的情况,在北京建立的帝国大学,也会一分为二,其中会将总部搬至南京,北京的陆军大学和天津的帝国海军大学也会迁移至南京……以便他控制新式军官。
总之,所有对他来说重要的学校、衙门……都要搬到他的眼皮子底下。
另外,为了很好地教育自己的子孙和“政治绑架”大明所有的贵族,他还在离开南京前,给白思文和留守南京的温体仁下了道旨意——营建南京公学。
具体cao作的建造的当然是白思文了……而这所公学将来的所有生源不是他的皇子、皇女,就是宗室(大部分将会发配到印度)、大明的贵族子女。
而南京公学将设置小学到大学,一体化的教学;从而剥夺了原来帝国大学的这部分生源…朱大昏君还真是过河拆桥啊。
不过朱大昏君还是想出了一个敛财的办法,每三年会在整个大明选出10个纳税最多的大户,并赐予其民爵,准许其嫡长子进入南京公学,这样他们的子孙就可以跟皇室成员、贵族一起读书了,将来的前途还会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