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了,不过网络水军的效果一般,一旦搞不好还有可能造成反效果,所以在电影行业里占比不大,更多是在做病毒式营销的时候起个风头罢了。
介于成本上的考量,雷阿伦没有选择传统的纸质媒体,而是大量雇佣了网络影评人,这些人更像是半职业化的存在,收费不高,而且更有活力,但这种新兴的宣传方式究竟有没有传统方式比如纸质媒体的效果,谁都说不好,更多时候那些大公司也就把网络宣传当个添头,更多的资源会放在电视渠道和纸质媒体上。
但小众电影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不会有什么公司闲着无聊雇佣其他水军来黑你,这也是小众文艺片在网络评分上往往高于大制作商业片的原因之一。
现在《天使》这部电影的网络评分就非常高,足足有9.5的评分,不过在打分人数的数据上就很难看了,只有区区几百人,这里面还有雷阿伦雇佣的一百五十水军账户!
哈利丹尼尔就很希望自己这部电影的评分降下来,起码这说明有更多人去看了自己的电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颇有一种圈地自嗨的感觉。
“哪怕来个人说说我哪里拍的不好都成。”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很快,更多的影评也相继出炉。
“出色的新人作品,对人性的思考广而不精是比较可惜的地方,但演员出色的表演很好的盖过了这一点,我现在脑海里全都是那最后的转身一眼,期待导演的新作,更期待演员的新作。
个人评分8.5/10,推荐观看。”
“很难想象这部电影的导演只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毛头小子,他对这个社会的现实已经有了不错的思考,拍摄手法的单一让整部电影的节奏有些沉闷,但考虑到电影本身不到两小时的片长,这一点也不是不可接受。
个人评分3/4,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如果你有闲暇时光,那就去电影院看一看吧。”
……
很快,电影的宣传费用就超过了拍摄成本,上映的院线也从洛杉矶一座城市内的八家院线,扩大到了全美所有大型城市里,总共104家艺术院线可供播放,如果成绩够好看,接下去还可以再度扩展到普通院线去放映。
路西因为这次的“涉电”而开通了微博(不要吐槽为啥美国在用微博!这是因为我用不惯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