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中,他这一下子从名不见经传的位置变成了官位最高的首席大弟子。
彼时,张柬之尚且还在外面做官,姚崇还在外面打仗,桓彦范也只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长安尉——就是来了神都,他也只不过是洛阳尉,主管治安而已,最近才升洛阳令。
狄仁杰的官位在他们几个人当中是最高。
现在就算其他人的官位比狄仁杰高了……也没用。大家众所周知,只是大理寺的位置上没有人比狄仁杰更合适而已。
只要有了差不多的人选,只要有一个合适的机会,狄仁杰入中书省成为宰相乃至于成为内阁大臣,是迟早的。
当一个阁老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整个大唐最年轻的阁老,不服不行。谁不服谁自己也去大理寺一年,也去审一万多案件,而且无一人喊冤叫屈的。
这个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谁做到了谁升阁,别人没什么可说的。
所以吏部这些专门主管其他人官运的官儿看到狄仁杰难免会酸一阵,说起话来也是闲一阵淡一阵的。
他们都习惯了,在其他官员面前趾高气昂的。都习惯了,其他官员想要见他们得先到吏部学礼仪,再在这里恭恭敬敬的拱手弯腰等上两三个时辰。
他们可不习惯狄仁杰这样的官员,一来到这里之后就排他而入两眼目空一切,谁也不放在眼里。
用他们内部的话来说:“大唐就从来没出过这么目无吏部的人。”
当然,这话可不敢当着阎尚书说出来。
所以每一次狄仁杰来到吏部就跟打仗一样时时刻刻动着心机。没办法这些人全都是研究官儿的,早就已经把你研究透了。
这不是,狄仁杰翻身下马就遇到了阎尚书的手底下的吏部堂官,孙万杰。
“哎呦,这个不是狄大人吗?您来我们吏部有什么指教啊?莫不是我们内部有什么人贪赃枉法了,您是来抓人的?”
“孙大人,阎老师在吗?”狄仁杰走上前问道。
眼看狄仁杰不是对他拱手行礼,也没有弯腰躬身,孙万杰怎么想怎么别扭。
别看他是一个堂官,可平时的时候地话传话都是他。哪个官员要是敢对他不敬,敢不献上二三十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