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十二个小名的静室,其余的小庵,也不计其数。那日船家带着丫环寻来寻去,寻到一个去处,地名叫做“雷峰坛”。坛边有个小小尼庵,名为“雷峰观”。观外湖中,便是雷峰塔,乃当年白蛇精在西湖上迷许先,后来被金山法海禅师用塔镇住蛇精,雷火焚炼,故名雷峰塔,乃西湖第一个胜景。
当下那船家进了雷峰观,会了老尼姑,讲明了房租,复回到船上,向玉环道:“相公,静室租定了,乃是雷峰观,是西湖第一胜景,十分清雅,每月房租一两银子,相公还是如何?”小姐道:“难为难为。”随收拾了,叫两乘轿子,同夫人上轿,丫环同船家押着行李,一直往雷峰观而来。不一时,早到观门口,下轿入内,老尼早来接进去。拜过佛,见过礼,小姐安下行李,打发轿夫,船家去了。看着铺了床帐,不觉天晚,尼姑办了晚斋,夫人、小姐略用些,也就去睡了。
谁知夫人因心中悲苦,又受了惊唬,不觉感冒风寒,染成一病。睡到三更时分,可怜浑身发寒发热,哼声不绝。那玉环小姐惊醒,叫声:“母亲母亲,怎样了,为何声唤?”连叫几声,那老夫人昏昏沉沉,并不答应。慌得小姐连忙起身下床,剔剔残灯,近前叫声:“母亲怎样了?”只见夫人二目微舒,昏昏沉沉不醒。小姐看见这般光景,不觉一阵心酸,腮边流泪,哭道:“奴指望今日暂住,明日找着哥哥,便有下落。谁知母亲如此大病,叫我如何摆布?”可怜哭了一夜。这才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小姐哭到五更,早惊动了一个支客尼姑,走来看问。小姐道:“家母不知怎样染了一病,十分沉重,夜间炒闹师父了。”那尼姑道:“原来如此。既是太太欠安,待我去煎些开水来。”那尼姑去煎开水,端进来与夫人吃了两口,略略清白些。
到了天明,小姐梳洗已毕,叫丫环同尼姑去买些柴米等件,又请了两位医生,称了个月房租。可怜那剩的几两银子,早已完了。一连几日,夫人的病势十分沉重,小姐心慌道:“客底财空,怎生过活?”想了一念,道:“有了!我自小儿学的梅花神数,到也精通,只好拿他糊口了。”遂同尼姑商议明白,就在观门口,挂起招牌,上写:“武进山人敬演梅花神数。”下写小事三分,君子自重。小姐每日男妆坐在那里卖卦,每日转有些生意。那日是四月初八日,每年年例,雷峰观这日做佛会,凡施主人家宅眷,都来拈香,十分的热闹。那日却来了一个救星,你道是谁?就是那章员外。同了院君并紫萝小姐,和章江代领家人、妇女,来到观中,看雷峰塔的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