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金使也不会跟一个有病之人计较吧。”
额……居然还有这种cao作……
赵构想了想,脸上露出了喜色,然后他点了点头:“就依你之计,只是这小子猖狂,须得好生教诲一番才是。”
朱小青这小子,不是口口声声说和乌延和关系不错么。这小子口无遮拦,说的也不知是真是假。既然他和乌延和相识,那就给他在国信所弄一个临时的主管官,负责接待金使一行。
国信所,官署名。北宋真宗景德四年置,全称为管勾往来国信所。掌接待契丹使臣及遣使契丹之事。设管勾官二人,以内侍都知押班充任。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主管往来国信所,以内侍都知押班为主管官。掌接待金国使臣及遣使金国之事。
本来这主管官以宫里太监充任,临时抱佛脚,就让朱小青先糊弄一番,打发走了金人再说吧。
朱小青和赵瑷从文德殿里出来,赵瑷是喜不自胜。少年人习性,早就将二人打架的事给忘了。再说,这小子被自己一棋盘拍到脑门上大难不死,赵瑷不必再恐惧害怕了。
“老朱,对不住啦。上次我性子急了些,失手这个、这个伤了你。”赵瑷还是有些不太好意思。
“说什么呢,这事我早就忘了。小王爷,这官家的生辰马上就到了,你给准备了什么礼物?”
赵构的生日就在明日了,各地官员献上来的奇珍异宝不胜枚举。而赵瑷作为被养在宫中的王子,正为这事头疼呢。听朱小青这么一说,赵瑷挠了挠头;“我也正为这事犯愁呢,回头我问一下老师,听听他有什么意见。”
赵瑷口中的老师,乃是王府教授史浩。早在绍兴二年。赵构就选了两个太祖系的儿童养在后宫,准备将来立储。其中一个就是赵瑷,当时赵瑷叫赵伯琮。
针对赵构决定立嗣的态度,史浩提议说:“普安、恩平(赵瑷和另一个皇子赵琢)二王宜择其一,以系天下所望。”
赵构当时听了很为嘉许,就命史浩为王府教授。事后,高宗就命二人写《兰亭序》五百本。史浩知道这是赵构对二人的考验,就劝说二人:“君父之命不可不敬从。”
后来,赵瑷写了七百本进献给赵构。而赵琢却一字没写。
待得二人年纪渐大,赵构又故意赐宫女各十人奉侍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