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了六月末。
实在是,押送着车队走不快。
等到许风抵达汴京的时候,张邦昌等一众文武大臣纷纷出迎,汴京城内百姓更是自发出迎。
几十万百姓聚拢在官道两侧,迎接凯旋之师。
这半年来,和宋朝皇帝一样,也是汴京百姓最屈辱的时期。
由于金军在汴京这边,多次掠夺与敲诈,北宋朝廷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就只好不断从汴京百姓的身上榨取。
所以,金军走后的这段时间里,汴京城内的百姓,很多家庭也是连饭都吃不上。
而朝廷里那些文官们,一个个正事不干,都在想着如何稳固自己的权势。
他们以为,两帝被金人抓走后,宋国这边必然要推选出新的皇帝。
张邦昌这个伪帝,他自己都不愿意当,维持不了多久的。
所以,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在暗中观察,看看哪位皇室宗亲有能力,继承新的皇位。
甚至于,那些高官暗中都有各自支持的皇室成员,他们都在暗中发力,力争让他们支持的皇室宗亲,坐上皇位。
到时候,他们可就是大功臣,封侯拜相不成问题。
这个时候,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管城内百姓的死活,反正他们又饿不着肚子。
汴京的百姓如此,就更别说中原其他百姓了。
许风这一路南下过来,见到了大量州府的百姓闹lianghuang,盗贼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而许风这一路南下,之所以走这么慢,也是因为他们一路都在赈灾。
他们从金军夺回来的车队中,还有很大一批就是粮食。
许风将这些粮食,沿途发给各地闹饥荒的百姓们,拖延了太长时间。
正是因为这一路过来的所见所闻,让许风此时对朝廷里的那些官员,算是彻底的失望了。
而且这一路走来,许风和李纲也谈了很久,发现李纲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同时,李纲是坚定的主战派,正好是许风需要的。
许风已经打算好了,等回到汴京之后,便会清算那些投降派官员,然后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