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旧货市场入口的时候,看到来逛市场的人很多。
他走进市场之后,感觉到的是喧嚣,同时也感觉市场内的温度,至少比外面高了一度。因为今天天气本来就很热,他很快就走出了一身汗。
沈瑜找了一家冷饮店,买了一大杯冷饮,边走边喝。他逛了约半个小时之后,终于在地图上看到了两个明亮的蓝点。
按地图显示的方位寻找过去,看到了一个由车辆和两个遮阳棚组成的摊位。
一个留着马尾辫,很有艺术气息的男子,正在向顾客兜售他的商品。
摊位两边摆着架子,挂着很多摄影作品中间的位置上用临时摆放的货柜,摆放着一些现代派的画作。
沈瑜走到摊位前观察一会儿,很快就确定了两个蓝点的对应的物品。
等到那位马尾辫有了空闲,他主动开口询问:“先生您好,我想看一看那幅摄影作品。”
马尾辫男子顺着沈瑜所指方向看去,确认了是哪张照片,就说道:“你的眼光很好。这是20世纪米国杰出的纪实摄影家——多萝西娅·兰格的作品,名叫迁徙中的母亲。反映了大萧条时期的作品。”
他边说边将照片拿到货柜上。
沈瑜观察这照片并不大,配有老式相框。照片拍摄的是一个母亲和两个儿童,都是明显处于困难中的人。母亲面色忧愁,两个儿童背对着摄影机。
马尾辫喋喋不休的介绍:“这是多萝西娅·兰格在1936年拍摄的作品,原版明胶银印。有多萝西娅·兰格的签名。这幅作品有马里恩·波斯特·沃尔科特等人的收藏证明,照片尺寸是23.5 x 16厘米。加相框尺寸是34.3 x 26.7厘米。”
沈瑜知道这幅作品有价值,就问道:“照片的价格是多少?”
马尾辫儿答道:“2万美刀。”
沈瑜皱眉:“这个价格有太高了。而且——”他指着相片说道:“保存的并不好。”
马尾辫一副你不懂的表情:“这是多萝西娅·兰格的代表作,经常会出现在评论文章中。
许多评论家说过,这张照片代表了1936年。佛罗伦萨·欧文斯·汤普森评论,这张脸很好地反映了大萧条时代,这张作品是当时刚接受培训的兰格,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