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同窗,我们现在讨论的事情,是大明究竟要不要变的问题,像你这般上纲上线,难道就是讨论的态度吗?”
“没错,我们从来都没有否定过去,大明能问鼎神州两百余载,是有相应的道理的,可是我们不能一直去怀念过去,而忽略我们所处的时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期。”
大批国子监贡生齐聚,分为两个阵营,就当前朝堂上出现的改变,而站在各自力挺的思想上进行辩驳。
“年轻真的挺好啊。”
换了一身便装的崇祯皇帝,在见到眼前这一幕,露出淡淡的笑意,“看着眼前这些国子监学生,朕的心里很是欣慰。
他们是大明今后的财富,大明能有怎样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看他们对待这个新时期,有着怎样深的理解了。”
伴驾出访的袁可立、孙承宗、徐光启等一众老臣,看到眼前这一幕幕,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随着崇祯皇帝在朝推行一项项新政,这也使得大明上下有着很多变化,像这等思想碰撞就更为常见了。
“陛下,让国子监的学生,去评议朝政真的好吗?”
徐光启有些踌躇,看向崇祯皇帝说道:“既然他们在国子监进修,就应该多修习既定的课业,倘若这般舍本逐末的讨论国事,却忘记本该坚守的事情,那对于国朝而言,并不算是真正的好事。”
“徐元辅,你说的这些话,老夫是不能认可的。”
袁可立的背有些佝偻,看着积极辩论的人群,“能进国子监的学生,不管是选择进修哪一层面,都是我大明的精英群体。
评论国事,是他们必须要经历的神情,毕竟惟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产生碰撞,这也是陛下所一直在强调的事情。
就像数学、物理、化学等新兴学科,如果说放在过去的大明,你觉得能够出现吗?
其实评论国事,不过就是一个表象,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碰撞,这对于我大明而言是很重要的。”
听到二人的对话,崇祯皇帝并没有多说其他。
说起来,江南镇压平叛一事,就算是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可是对大明产生的影响,却已经有很多了。
时至今日,仅在国子监这边的生员规模就突破了数万众,这还是有一批批通过国考,被授予内务府职官的群体,到现在所维系的群体。
江南诸省的旧秩序,被崇祯皇帝一系列组合拳打出来,算是彻彻底底的割裂开,让某些既得利益群体,算是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不可否认的一点,江南诸省的文教之风远超北方诸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