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贼,英烈,不过天子一言之间,孰生孰死,皆由女皇所指——
皇权尔。
朝中文武默不作声,见百官之首的明宰相与明统领皆无异议,他们虽心有悖言,却无敢当众触怒圣颜。
待女皇对如此草寇降旨封赏时,终于有言官站了出来:“陛下,微臣以为此举不妥!”
“陛下,微臣附议。”
“陛下,微臣附议。”
陆续有人站出来谏言,唯上首的天子喜怒不辨,眸色深沉难探,问道:“诸位爱卿以为,何处不妥?”
“禀陛下,此人乃出身鄙野,不入院堂,未免不识书文辞章,更况流迹荒山,只一身蛮力功夫,不通礼仪,不堪重用!”
没人敢提及厉伦与洪林寨的关联,如今天子已明说厉伦乃是“国之功臣”“抗敌英雄”,他们只能避开此点“要害”,从厉伦的出身作文章。
“陛下,臣以为不如将厉氏留于京城,封赏田地,以嘉奖其功绩……”
表面话说得好听,成全了厉伦的功高苦劳,细品其中,便存着软禁厉伦在京的意思。
此话正中下怀,善谋人心的帝王顺水推舟封予厉伦武场总师的职务,接下赏赐田地白银不过是惯例,似乎带着几分帝王的随意和敷衍。
朝会散后五日女皇也未曾踏足武场半步,仿佛繁忙的帝王遗忘了这个不怎么重要的人,便渐渐打消群臣心中的顾虑,对厉氏此事便也不予置喙了。
日中。
武场空寂。
唯一人练拳动作轻如飞腾,重如霹雷,形如捉兔之鹘,神如入海之龙。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握拳如天陨,出掌如薄刃,腰韧如巨舟之骨,臂劲若穿山之戟。
“厉卿风姿,不减当年。”
明姝穿着常服从高阁走出,丝毫不掩饰自己眼中的欣赏。
“草民……微臣参见陛下……”他略显慌张地行礼,心中因这几日被她冷落忽视的酸楚和郁闷一消而散,紧张又暗喜的复杂情绪很快涌上心头。
“不必多礼,”明姝虚虚扶起他,说道:“时隔多年,不知厉卿是否记得曾与朕立下的赌约?”
“臣牢记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