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她喜欢怡宁的住处就直说,我把怡宁挪到前面儿去。”
前天一早是眼睛肿得核桃似的过来的,凭你问什么也不肯说,长公主早就给闹得云里雾里,只逮住了他问是怎么回事儿。
“甭问了。”皇帝敛眼抬眼之间只是笑,“她不懂事儿罢了,由她两天。”
眼见他带嬉笑之色,长公主只是狐疑的看了他两眼,也没再问,皇帝只笑了笑,道:“今儿来不是找她,想起来一桩事儿找长姊。”
瞧她一眼,正了色道:“这两年搓磨的厉害,她身子需得好好调调。我听说殷宗泽打小身子骨不好,四处都没看好,到殷陆离来扬州,倒是找了个大夫,两个月里就给调养的不错,长姊明儿得空打发人过去问一问,盯着给她瞧一瞧。”
长公主一打量他,“昨儿太医不是来过,开了方子了?”
皇帝轻嗤,“照他那个说法起码得调到明年去,我莫不是要等到明年再回京?”
长公主只微微蹙眉看他,“此事靠缘法,也非你一时急就急得来的。”
“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我不急,只该做的都要做下罢了。”皇帝但笑,话锋一转,却就道,“这一句,长姊也该听听。”
长公主没听懂似的,端杯饮茶瞧他笑了笑,“我听什么?”
皇帝也没点破,只望她说了句,“将来是进是退,长姊这里都走得通。进则罢,若是退,长姊等到那个时候就晚了。”
长公主猛然抬眼他,一瞬又低下去,不紧不慢的拨着茶叶沫子。
第二日打发人过去问大夫时,却捎了个话请殷小公子过来一见。
第54章 端午小宴(一)
替殷宗泽调理身子的大夫名作路明远,曾是个常年行走于江南乡野之间的游方大夫。待知天命之年走累了脚,方择了扬州定居下来。
因其医术高明,在江南一待颇有些名声,有着“妙手回春路华佗”的雅称。
长公主在外多年,对于这些民间传得神乎其神的虚名倒是不以为意,只是瞧见殷宗泽个条笔直的站在面前时略略吃了一惊。
两年过去,彼时药罐子不离口的男孩子,此时竟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眉清目朗之间,再寻不到当初半点孱弱的迹象,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