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每顿饭吃不了多少就放下碗筷, 离开餐桌。 虽然孙子没有任何怨言, 周妈妈看在眼里, 疼在心里, 每天自责不已。
每天与婆婆朝夕相处的杨莘楠, 对周妈妈无止境地担忧和自责实在看不下去。 她劝婆婆不要太在意SIMON 吃了多少, 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肚子饿了, 自然会多吃饭。 同时第N次 (N绝对大于20) 地提醒婆婆, 即使发现SIMON 喜欢吃什么, 也不要每天做给他吃, 免得他很快就吃腻了, 不想再吃, 又得开发新的东西。
一向温婉和蔼的周妈妈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让步。 她认为杨莘楠说的都不对。 首先, 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期, 怎么能少吃饭? 其次, 孩子喜欢吃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天天做给他吃?
杨莘楠不得不列举一连串的事实, 说明因为连续吃太多次, 孩子从喜欢吃, 到连碰都不碰一下的情况。 美丽的风景或人物看多了都会有 “审美疲劳”, 同样美味的食物吃多了, 也一样会有 “审美疲劳”。
周妈妈对 “审美疲劳” 一说颇不以为然, 但杨莘楠列举的事实她无法辩驳, 觉得很受打击, 心情低落得病倒了! 她甚至萌生去意, 想回国去, 要放弃陪伴孙子直到上大学的初衷。
一向对母亲不假辞色的SIMON, 对奶奶却是百般体贴。 放学回家后, 听说奶奶因为自己不好好吃饭而愁病了, 立即跑到奶奶床前, 拍着胸脯保证, 不论奶奶做什么, 自己一定吃超多, 吃到走不动路为止。 还故意夸张地装出吃到过饱, 不能行走的样子在祖母床前蹒跚而行。
周妈妈被孙子贴心的举动逗得开怀大笑, 所有的愁容, 病态一扫而光, 立刻神采奕奕地起身下床, 要给孙子做 “好吃的”。
把奶奶哄得开开心心走进厨房的SIMON喜笑颜开地跟在她身后, 并颇得意地向沮丧地坐在客厅里的母亲挤眉弄眼, 偷偷比划了一个 “胜利” 的手势。
杨莘楠为儿子突如其来的亲昵举动而感到受宠若惊, 低落的心情立刻变得飞扬起来。 可怜的母亲之心呵。
“五一黄金周” 是大多数 “太空人” 家庭团聚的日子。
李正军的归来, 使李家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
李公公一如既往地把孙子视为生活的唯一中心, 儿子的到来似乎对他影响不是很显著。
李婆婆则明显地把相当多的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了儿子身上, 对孙子反而没有那么紧迫盯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