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伟芳很纳闷,公公婆婆凭什么一口咬定自己怀的是"小孙子"?她自己其实更想生个贴心的女儿,温顺乖巧,不要像李骏雄一样桀骜不驯, 令人头疼不已。
想到自己那个学习成绩优秀, 运动水平一流, 小提琴拉得在青少年管弦乐团坐在首席的儿子, 秦伟芳心中百感交集。 她很为儿子所取得的一切成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时在心里又有着说不出来的忧虑。 除了青春期少年的冲动, 叛逆言行之外, 秦伟芳最担心的是, 李骏雄在深切认同加拿大为自己的第二祖国的同时, 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是炎黄子孙, 根本不再认为自己是个中国人。 他几乎不讲中文, 完全不看中文的报纸, 书籍, 杂志和电视节目, 甚至对有关中国的新闻也漠不关心。 除了去中餐馆就餐, 他几乎不愿意参加任何华人聚集的活动, 包括与父母亲的朋友们聚会, 也是全程用英文与小朋友们交流, 用英文回答任何人提出的哪怕最简单的问题。
秦伟芳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陈怡倩的儿子, 柳玉洁的女儿能保持良好的中文基础, 甚至还有所提高, 自己的儿子却完全变成了一个地道的 “香蕉人”? 她忽略了, 文化的传承需要春风化雨的点滴滋润, 需要年年月月的熏陶和培养。 在缺乏大环境支持的前提下, 家庭就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后阵地了。
每年七月底, 八月初, 温哥华都会举行烟花节, 邀请三个不同国家的烟花代表队, 在一周之内, 分别在市中心的英吉利湾上空施放绚丽多彩的烟花。 三个国家的代表队会在烟花节的最后一天一起选择各自认为最好的部分先后施放, 评出一个冠军。
秦伟芳第一次带儿子观看烟花节的焰火是来到加拿大的第一个夏季。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 柳玉洁打电话来说, 她的昔日同事, 就是杨莘楠, 张玫琳和其他的一些人, 准备在中国队出场的那天, 包一艘船, 驶出到海面上观赏烟花, 邀请秦伟芳一家一起参加。
虽然柳玉洁说明费用颇高, 而且当天的停车场恐怕很早就会车满为患, 寻找停车位会颇为困难, 秦伟芳还是欣然允诺, 积极参加。
当时的李骏雄刚刚开始长胖, 听说了这个消息, 圆圆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并欢呼着, “耶, 中国队加油!”
为了避免到时候找不到停车位, 耽误上船的时间, 也同时避开很可能出现的交通阻塞, 以及警察封路, 秦伟芳一家人索性在温哥华市区的餐馆里吃晚饭, 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