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皇帝“啪!”一声,把奏折扔到了戚珩泰脚上,“可有此事?”皇帝怒目而视,心中却在计较,怎样才能不伤了成王,又责罚他一番。若是成王倒了,太子一家做大,他的心里也不安稳。
戚珩泰跪下来,“确有此事,儿臣有罪,听闻江南一带最近饱受涝灾之苦,父皇体恤民情开国库赈灾,难民却一直得不到救助,儿臣愿意下江南调查此事,戴罪立功。
“泰儿有心了。”皇帝抚了抚胡须。
“成王听命,即日起,亲赴江南,调查水灾赈灾一事,为朕分忧。”
“儿臣领命。”戚珩泰站起来,无意外的看到太子轻蔑的眼神。
下了朝后,太子意气风发,竟然罕见的等着成王。
“九弟,这次下江南可得小心了,我听闻江南乱民为了吃的什么都干得出来,你可得小心不要在那里断了手脚。”
“不牢太子挂心了。”戚珩泰目送着太子离开,眼底中的阴翳一闪而过。
今日之事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江南本是富饶之地,素有鱼米之乡的雅称。
可今年,漓江发大水,把江南一片全部淹了,水灾甚至蔓延到南部城市,就这个月,洪水才退去了。
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所有的庄稼毁于一旦,甚至来年也会颗粒无收,这才导致饥荒和难民流窜。
下江南调查赈灾一事是最吃力不讨好了,里边的官员官官相护,关系盘根错乱,朝廷开国库赈灾,可这银子经过层层官员的剥削,竟剩下不了多少,于是,许多赈灾的粮食里边不是掺着大量的石头,就死用坏的粮食换了好的粮食,如此一来,死于饥荒的人数多不胜数,大家没得吃,又迫不得已落草成寇。
最近,京城外来了一批流民,地方官员发现此事堵不住了,纷纷辞官,生怕调查之后脑袋不保,即便他们之中有的人没贪污,可也有赈灾不利的事实,一个个都想着怎么自保,难民没人接管,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戚珩泰听闻此事就想下地方亲自监督官员赈灾,还百姓一个太平,另一方面,郎振江他们的大本营似乎就在江南,若能在江南就拔掉对方制作兵器的地方,也算拔掉太子的有利羽翼。
晚上的时候,戚珩泰喝着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