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去年,顾总决定放手一搏,咱们把歼-8战机表面贴上绒毛,这样绒线随气流摆,可以表现出基本的流场情况。当时顾总乘坐歼-6教练机在7000米高度,离歼-8不到30米的近距离观察飞机上贴的绒线。”
当技术水平不够的时候,就只能是冒危险了,秦风听到这里,顿时就是全神贯注,当时真是很惊险啊。
“结果,还真让顾总给看出来了,咱们机身震动问题,是后机身截面变化过于突然形成的气流分离造成的,在找出问题的关键后通过进行修形来消除了抖振。”
秦风听的很过瘾,顾总也是个人物啊,关键是,他还能听进别人的意见去,机头进气和两侧进气的事上,他就听了自己的建议啊。
说起试飞中的事来,大家都是滔滔不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我有一个问题。”秦风说道:“咱们这款飞机,为何还是机头进气啊?”
秦风这么一问,顿时,周围的人都不做声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确啊,这飞机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到现在还是机头进气!
不用说西方的三代机,比如f-15,f-16这些飞机,哪怕就是地道的二代机,比如西方的主力f-4,比如苏联的主力米格-23,早就扔掉机头进气了。
现在己方搞了十几年,搞出来的还是一个机头进气的东西啊。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