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事天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理念。”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这句话揭示了三个层次——首先是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指的是运用心灵的思考与探索,净化杂念,即为尽心。然后知其性,则知天,意思是知道人性向善的纯正,就能领悟上天赐予的使命,也就是天命。最后则是存心养性事天,结合前两个层次,以此为对待天命的方法。”
“什么是天命?”
“在古代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难免有一些迷信色彩,认为主宰万物的上天,赐予使命,只需要人心向善就能知天命——”
正当此时。
她看见一位戴着金属无边镜框的男同学举手:“这位同学有什么疑问。”
那男生迟疑了一下,起身道:“老师您是说孟子思想有一部分属于封建迷信吗。”
孟子可是亚圣啊。
华国文化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圣人孔子!
“问得好!”
讲台上的女教授给予鼓励,示意男生先坐下:“我所讲的是我个人的理解,欢迎同学们有不同意见想法。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要尊重孟子而不是盲目崇拜。”
“在古代,孟子是权威,象征着真理正道。”
“没人敢挑战孟子的亚圣地位。”
“但时代变了。”
“现如今,二十一世纪,孟子的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跟不上国家民众的发展,已经落伍了,与当代年轻人有了代沟,该不该将其抛弃?”
“古人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推陈出新!”
“随着时代的前行,赋予新含义!”
“假如说我国文化是苍天大树,那么古人的思想,先贤们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社会水平极其低下的时期,凝聚的智慧结晶,就是大树的根茎!”女教授清了清嗓子又开口:“文化根茎不能弃,在根基上再补充,再进步,再续经典,再创辉煌,这就是文化传承。”
阶梯教室,落针可闻,同学们都在倾听。
秦铭是其中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