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陆三郎和纪九一个劲让他重视皇帝特召的四位贤达,岳山长此时的表现还算不负他们的警惕。
而等到岳山长在农科之后又转而大谈水利,他就更在心里给人打了个高分。因为这位赫然在那摆事实,讲道理,将曾经召明书院出来的两位水利名臣拿出来,却没有大说特说他们的功绩,而是只谈他们对后辈们做出的榜样,如今召明书院的学生在广东主持修水渠的不少。
这一次,就连起初心存反感的四皇子,此时那不耐烦的表情也渐渐消失了,甚至一边听一边磨着张寿给他讲解其中那些他不明白的名词。
皇帝更是一边听一边问,当确证岳山长确实如访查到的那样颇有真才实学,他方才微微颔首,随即就突然开口问道“之前葛老太师曾经对朕建议,建国之初用的历法到现在已经越来越不精确了,因而请求仿效元时郭守敬四海测验那般重新测算,未知岳卿怎么看?”
突然被问到自己完不熟悉的领域,岳山长顿时微微变色,差点忍不住去看张寿。好在他把控自己的本事极强,立时就恢复了过来,当即含笑说道“术业有专攻,历法这种事,葛老太师比臣这种半吊子要懂得多,皇上就是问张博士,也比臣来得强。”
没等皇帝看向自己,张寿立刻不假思索地说“皇上,臣只是略通算经,于历法只是门外汉,但既然岳山长对农科如此重视,想来应当知道如今的历法是否适合如今的农时才对。”
自己的问题被人就这么直截了当推了回来,岳山长顿时有些措手不及。
如果说他对张寿是七分警惕,那么对张寿背后的朱泾,那就至少是九分警惕,而对张寿那位老师葛雍,说是十二分警惕也不为过。
尽管人已经不在朝堂了,但朝堂满是这位老太师的各种传说,眼下人年纪这么一大把却还要推行什么四海测验,重订历法,他怎么想怎么觉着这位老太师是在为张寿铺路。
于是,哪怕张寿说对历法是个门外汉,他还是立刻拿出了十二分重视,打起精神说道“皇上既是不吝垂询臣这个门外汉,张博士却又如此谦逊,那么臣觉得,葛老太师年纪大了,虽然臣听说还有齐褚二位老先生佐助,但毕竟年老体衰,此事也不能靠钦天监那些人。”
“所以臣建议,不妨下诏天下,允许民间精通算经的人才于官府自荐,然后召入京城,以备皇上垂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