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在组建水上游击队之初,就开始为他们准备物资和武器了。
首先,自然是交通工具,有了从美国买来的正宗汽艇发动机,比用汽车改装的根本不是一个等级,不但马力大,而且扭距也高出不少,完不用担心行驶时有断轴的危险。
当然,以老戴他们可怜的产能,众多的传动轴和螺旋浆自然不可能一步到位,好在赵虎一到岛上,就列出了计划,所以这回运来的物资自然以这些交通工具为主,另外则是众多的电子产品,为初始的电子厂开了绿灯。
历经三起三落,第一艘汽艇终于下水,经过赵虎和水上七雄的严格测试,质量完过关,于是,小型钢铁厂第一个生产任务就是开足马力,为水上游击队制造汽艇。
艇长十六米,排水量十六吨,宽三米五,吃水零点六米,采用双机推进,最高时速高达三十五海里,放在陆地上,那就是近七十码!
其实这是赵虎按照日军后期制造的t—14快艇为假想敌制造的,速度也就比对方快了那么一点点,但外形却是自主研发的。
艇身外壳采用后来一种名叫大飞的快艇外形,看起来圆溜溜的,根本无法从别艇跳帮,而上层建筑则采用不规则锲形焊接,无论从哪个角度射击,都会产生跳弹,除非遇到大口径火炮射击,直接把小艇干翻,可放眼湖,鬼子也不可能把超过一百吨的大型艇运进来,除非他们临时现造!
搞定了艇身的灰绿相间迷彩伪装后,赵虎又开始着手给这些快艇配备武器,厄利空快炮还有十几门,后期又运来二三十门,索性每艘艇上配上两门,直接搞成双管,这火力,可不是日军打一个弹匣就得装弹的九八式高射铳所能比拟的。
要知道,九八式虽然也有着每分钟三百发的射速,但它是靠弹匣装弹的,二十发一打完,就得重新换弹,远远比不上六十发大弹鼓的厄利孔小炮,何况是双炮联装,火力一下子高出三四倍!
防护方面,赵虎自然也学着人家,给油箱等重要设施都装上了厚厚的装甲,要不是钢铁厂太忙,他都想把复合装甲搞出来装上,那样一来,不管是多强的二十毫米穿甲弹,也射不穿自己的强硬装甲!
其实赵虎又搞错了一点,那就是人家的t-14是鱼雷艇,那是在海上航行的,两枚鱼雷就有两吨多重,换成钢板得多装多少?他把驾驶室和炮塔设计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