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从荷囊里掏出双层画舫小簪。
好样式。罗坊主也惊讶,她都未曾想过用画舫做簪头,瞧那画舫的菱花窗内,还有两个小人儿。
是潘楼街上哪家首饰铺子的。罗坊主将画舫小簪揣进了自己袖笼,反正你用不着,予我便是。
坊主您尽管拿去。匠师开心道:草饰并非首饰铺得来的,是潘楼街的一家香药铺子。
香药铺子?罗坊主眉一挑,香药铺子里怎会有草编首饰。
真真的,我还打算过几日休息了,再去那家铺子买香药、拿簪子呢。小匠师睁着眼睛,一脸坦诚,听香药铺的伙计说,草饰是京城外关阳县下云霄乡的一位小娘编的,每隔几日会送一批过来。
潘楼街香药铺子?罗坊主想了想,可是仪香堂。
她的厢房也有点香,裳裙平素也用香熏,京城里有名的香药铺子不过三五家,潘楼街的仪香堂她便去过几次,算来她也是仪香堂的常客。
小匠师忙不迭地点头。
罗坊主寻思潘楼街距离矾楼街不远,她有些日子未去仪香堂买香药了,不如亲自瞧瞧。编草饰的小娘手很巧,说不得是块好料子,将来可收进凝光院。
罗坊主转身吩咐婢子通知前院备马车。
罗坊主到仪香堂时自是扑了空,只挑到几支草饰,又如是交代了安掌柜几句,便乘马车回凝光院。
另一处华琬赶了驴车在关阳县回云霄乡必经的官道停下,她瞧日头,估摸这会表哥正好下学,她只消等上片刻,便能与表哥一道乘驴车回家了。
华琬取出之前在京城马肆买的嚼料,喂黑驴吃个饱,又随手在路旁摘了狗尾巴草和几朵未被虫子咬过的小花,很快编出一支顶上有几个毛绒绒小球的发钗。
华琬拿了发钗在脑袋上比了比,十二三岁的小娘子,还是爱美的,可惜今天梳的是男儿的顶鬏,不合适戴好看的发钗。
忽然有一只手碰她的发鬏,唬得她连忙转过身,看到是李仲仁才松口气。
华琬拍抚了胸脯埋怨道:表哥,你怎不出声呢。
我喊了,是你太专注,没听见。
真的吗?华琬疑惑地挠脑袋,不过表哥说喊了那就是喊了,她想那么多做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