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琬眼睛一亮,忙不迭地点头,叮嘱赵允旻要对儿子再严格些。
另一处赵清奕觉得鼻子有点痒,抬手揉了揉,他还不知自己被爹娘算计了。
阳光暖暖地照在焕然一新的国家,赵允旻和华琬携手于史书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宋迎来空前盛世,这对璧人更成为世代称颂的明君贤后。
繁华之下史书仍在翻页,历史还在继续,一个传说的结束,亦是许多故事的开始。《华簪录》写了八个月,今天更大结局章心里挺舍不得的,不知道亲们满意不
还有几章番外,下周一开始更,亲们记得回来看。
番外一 清秋诉流年(赵允旻篇)
九岁那年,我被送到了北梁。
北梁是每年有一半时间被雪覆盖的国家,很冷,冬日的风能吹得人眼角眉梢覆满冰霜。
初始我迷惑、不解、自责,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惹父皇生气了,才会被抛弃。
到北梁的第一年我浑浑噩噩,看不懂北梁文字,无法读书,没有师父,无法习武。
在新宋学得皮毛的轻功、剑法,几乎忘得一干二净。
每日我也不同旁人说话,只坐在窗前看着天空发怔。
天空与北梁草场相接的灰色绵延万里,如同我回家的路一样漫长。
我以为父皇很宠母妃,很器重甄家,纵是父皇再生气,也会为了母妃和甄家,很快将我接回去。
北梁只是我短暂停留的客栈,所以我不肯费心思与北梁人接触,不屑去学当地文字,不去尝试听懂当地人说话,甚至偶尔一次拜见北梁皇上,也漫不经心。
我可以感觉到北梁人亦看不惯我,尤其是与我年纪相仿的北梁二皇子严天修,他看我的眼神充满嫌弃和鄙夷,还会当着我的面摩拳擦掌,似乎想冲上来揍我一顿。
我知道他不敢真打我,我只需用淡漠回应他,便能胜一筹。
很快一年过去,我仍处在自以为是的状态和对归家的期盼中。
又过了些时日,北梁一位朝臣进屋告诉我,甄家意图谋反,被朝臣发现,睿宗帝将甄家满门抄斩,荣妃也被赐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敢置信地瞪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