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的酸甜苦辣,不过她模糊了地点和人名。老张是最好的听众,他很少说话,但一开口,指出的肯定是事情的关键要害。林嫣常常诧异他怎么跟亲眼看到一样呢?
终于林嫣说起了木棉城的事情,请他出个主意,她轻描淡写地说是一个朋友的事,也没有提到是哪个地方。老张若有所思地听着,并没有回答,他只是指水面不断翻跳出来的小鱼儿说,要下大雨了。
湿地 第二章5(1)
这年夏秋两季的天气特别怪,6、7、8月下了3个月雨,9、10月份倒热得出奇。
这对季节性最强的服装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夏天不热夏装就积压,秋季不凉秋装也卖不动。时装是什么?就是某个特定时间段里特定的款式,让追逐时尚的人穿过气的衣服等于是要她们的命。过了时的衣服,再好的款式也只能降价处理。不是顾客不想买衣服,而是不知道这乱七八糟的天气该买些什么,大家都在等,消费者持币观望,商家期盼天气快点正常。
正如常远和林嫣预测的那样,新店日复一日生意清淡,加上天气的捣乱,从第二个月开始每个月都要亏进去六七万元,没撑多久就黯然退场,一共营业了不到4个月。
林嫣清晰地记得那晚撤场的情景。商场关门后,她和几个营业员在保安的监督下,将货架上的衣物一件件拆下来,收衣架,拆货架,卸模特,打包封好,每做一样林嫣都觉得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这个专柜一招一式都是她亲手筹备的,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他不会成材,但总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现在撤场了就意味着一切终结,没有翻盘机会了。
林嫣和刘卫华为退商场押金不知跑了多少回,但白纸黑字的合同条款写得清清楚楚,告、求都没有用。加盟费则换来了上一年压仓的陈货,林嫣只好拿来在木棉城特价处理。
木棉城的生意和深圳所有的商场一样受到了天气的考验。
由于刘卫华开新店时挪用了大量的现金,给商户打款就不能及时了,首先是拖上十天半个月,后来因为商场生意不好现金缺口变大,打款的时间就拖得更长。
首先从商场撤退的是二楼几个内衣专柜。内衣专柜一年当中夏季的生意算是比较淡的。商场的打款不及时直接影响了商户提货,二楼那几家专柜失去了信心,为了避免亏得更多,率先退出了商场。
这个阶段,常远也在不断招新的商户补充进来,在商户来看场地时,为了掩饰清淡的生意,他常示意林嫣找些老乡扮成顾客在商场里转。让林嫣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个30岁的安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