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这就注定小说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认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作者林小染巧妙地把〃湿地〃这个词汇作为感情沼泽的隐喻,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她试图展示都市边缘人的情感生活,在由浅入深的描绘中,却渐渐地回归了生活的原味。在感情交织的故事里,自然纯真的人性被最大限度地挥洒出来,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亮点。
对每一位沉湎于爱情泥沼的恋人而言,情欲就如同夜空里绽放的烟花,在那一刹那,是绚烂而美丽的。而我觉得,最难耐的,往往是激情过后的寂寥。渐渐消失的体味、冷却的床榻以及不再摇摆的肉体都将成为记忆中的某个片段,被定格在岁月的墙上。事实上,作者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十分唯美的情感故事,而她的本意并不在这里,她通过冷静的书写,把爱情的单纯与复杂、清醒与迷失全部展现在读者面前,与其说是描述,还不如说是剥离。她把爱情里存在的诸多感性与非感性的细节一分为二,毫无保留地放在了阳光下。
小说《湿地》的主要人物并不多,除了林嫣之外,就是聂云舒、常远和牟言东。我认为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是常远。他原来是一个生活在林嫣感情线内的男人,他的一举一动对故事本身好像无足轻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在小说中恰恰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通常来讲,描写这样一个内心复杂的人物是颇有难度的。作者深知这一点,因此只要他一出场,便会用更精练的文字加以表述。在看似闲笔的段落中,常远的个性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入人心。在作者的笔下,常远的出现是偶然的,可是,林嫣平淡安静的生活正是因为他的出现变得一团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并非爱情的守护者,而是一个以颠覆爱情为乐的男人。在历经千帆之后,林嫣终于认识到,原本属于她的爱情已经被纷繁复杂的生活彻底埋葬了,她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爱情,因为,爱情一直在别处。
《湿地》作为一本原汁原味的情感小说,在当今文坛具有一种极其鲜明的代表意义。正如作者始终追求的创作缘由,用全部身心去写作,以达到作者与读者之间最佳的契合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湿地》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而是一个女子关照自我、启迪心灵、对往昔青春岁月的召唤与救赎。
在小说中,作者采取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勾勒人物之间的脉络,解构事件的因果,但是,她并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书写上,她所营造的任何情景都是具有目的性的。《湿地》本身的主旨是张扬一代人的情义与悲欢,因此,当我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来阅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更倾向于把这本书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