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我用处大……请上级党组织、上级政府救救我们恩公祠人吧……
阿妈尼的死,在莲花山县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来,阿妈尼一直尾随吕叔,她跟到莲州,又跟到莲花山县,目睹了吕叔与毕敬业争执的全过程。自她洞悉吕叔要以死相搏的心迹之后,就决心先行一步。她清楚:以她朝鲜人的身份,她之死与吕叔之死相比,会更悲壮,会唤起更大的社会同情,会产生更大的轰动效应。于是,她灵机萌动,让珍藏多年的布拉吉,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她这一天才的构思,形成诸多新闻要素的亮点,使其影响成几何倍率猛升:
一女子在莲花山最热闹的大街上自杀了。
而这个女子是朝鲜女人。
她不远万里,嫁给了恩公祠的村长。
恩公祠原本是不应该饿死人的。
因为粮食被县委书记掏空了,掏得不剩一粒。
恩公祠已经饿死十几个人了。
作为村长——这个朝鲜女人的丈夫,他得罪了县委书记,他弄不来一粒救济粮。
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只有以死相搏。
而这个朝鲜女人,决定先死。
这个朝鲜女人为的是中国的丈夫不死,更为了恩公祠的中国人不再饿死。
这是个多么了不起的朝鲜女人!
在这个了不起的朝鲜女人面前,那些制造这起大饥馑的中国人,不该扪心自醒?不该自责自咎?不该自觉无耻?不该在这些死于非命的亡灵面前深深谢罪吗?
39.公元20世纪60年代初
第73节:卷六 老革命海老(1)
老革命海老
阿妈尼的死,震惊了莲花山全县。
随之,震惊了莲州。
很快,震惊了省城。
接到毕敬业告急的电话后,海老回复的第一句话很低沉,但态度不乏强硬:“慌什么?沉住气,天塌不下来。”
毕敬业如同一只漂浮在惊涛骇浪中的舨船,正面临颠覆之际被一股强力推进避风的港湾。他突然有了底气,有了支撑,拨电话前的惶恐顿时烟消云散。
接下来,海老思索稍许后,作出了简练得仅有九个字的三条批示:高姿态。做大海。冷处理。
毕敬业对这三条九个字似懂非懂。但是凭直觉,他体会到了其中丰富的内涵。若非海老这样屡经政治旋涡的历练,并极具丰厚文化底蕴的老革命、老干部,是不会作出如此冷静、客观、正确的决断的。
通过具体的操作,毕敬业对海老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
海老亲自押着紧急调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