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拿到的诏书上是这么写的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口口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jian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诏书的意思很明确,情感也很真实,其文笔让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曹cao也颇为赞许。
不过近日后面应该是有两个字的,却被环夫人不小心给剪掉了。
皇帝说的弄权之人会是谁呢?
话说黄巾之乱后先有董卓废立、后有傕汜乱朝,导致四方盗贼蚁聚、六合jian雄鹰扬。其中冀州袁绍、淮南袁术、江东孙策、荆襄刘表、益州刘璋、南郑张鲁、西凉马腾等都是很有实力的一方霸主且不怎么把皇帝陛下放在眼里的。
但说到底,那些充其量都是外藩诸侯,只能在自己的地盘上作威作福,势力就算再大手也够不到许都的皇帝。
再说自己与皇帝几乎天天见面,想办谁直说就是了,还用的着鬼鬼祟祟的传纸条吗?更何况还是用了血书这种令人恐怖的方式!
曹cao百思不得其解,将衣带诏拿起来又细读了一遍,逐字推敲。
前面两句基本是没什么用处的,无非是对自己晓以大义,乃是寻常的说教,应该是没甚深意。
而后面写的那个弄权之人……说起结连党伍,曹cao细细合计了一下,发觉这似乎是朝中所有大臣每天都乐此不疲的一项工作,这一竿子基本又打翻了一船人,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针对性不强;所谓败坏朝纲,完全就是一顶伸缩自如的大帽子,皇帝无论看谁不爽想要谁的脑袋,都可以说这厮败坏朝纲,实在是坏得很呀。这条基本和莫须有捆绑销售,所以也可以忽略;而所谓敕赏封罚,不由朕主……说实话,这两句话好像说得就是自己,但自己每次办事都恭敬的请皇帝大人盖章了呀,再说,要是真是自己弄权,而且皇帝真要磨刀霍霍要砍自己的脑袋,又怎么会将诏书托付给我呢?这种低级错误皇上应该不可能犯吧,难道是想让我畏罪自裁杀了自己?
曹cao迟疑的摇了摇头,应该是不会的,今上虽然屡遭变故心理有些脆弱,但绝不蠢,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被董卓一眼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