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身来。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他算了一下日子,还有将近五年。
于是深吸了一口气,及时把不该有的冲动憋回去,俯身关掉床头的灯,拉上窗帘,出门冷静去了。
--
二零一七年,六月
江澈这一届的高考正好遇上省内改革,原本的文理分科成了七选三,除了物化生政史地六门学科之外,多加了一门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不考虑实际情况的话,有多达三十五种不同的组合。
只不过一班二班作为年段内的实验班,理论上是不会因为选科而重新打碎分班的,在高二时便默认了选物化生三门,给他们配备了最顶尖的师资。只有个别例外的同学会提交申请另外选择其他班级,空出的名额则由平行班中成绩拔尖并选了物化生的人补上。
江澈之前花费了太多精力去准备数学竞赛,选文并不占优势,高二便依旧留在了一班,等到竞赛结束后就开始老老实实准备学考跟选考。
他们的考试科目改革后,考试时间和次数也有相应的变化,原本六月份的一考定终生改成十月跟四月的两次选考机会,英语也能在十月和六月各考一次,大大提升了高考的容错率。
除此之外,原本文综理综也不再用卷面分作为最后的总分,而采用等级赋分制,按照一定的人数占比划分等级,相邻等级之间的分差为3,从100分满分开始等差递减,最后录取时也就不再划分文理科两档分数线,可以统一录取。
只不过对江澈这种考试鬼才来说,多出来的一次考试机会其实没什么用,仅仅是让他在高三的上半学期就拿下了可怕的440分,包括140分的英语和300分满分的物化生,提前步入了在高中养老的生活。
他那段时间的课表空得可怕,物化生英四门课不用上,加上他的竞赛背景,数学卷子也可以不用写,每天只用多看看命题作文题解,晚上还能大摇大摆地不去学校上晚自习,简直让在初三摸爬滚打的顾湘羡慕得眼都红了,每天碎碎念着“怎么高三比我初三还轻松”。
一直等高三下学期的自招跟三位一体结束,江澈四月份去了江大一趟,中间不知道是收了江大什么好处,最后竟然放弃了跟清华的合约,签了江大的某个王牌学院的工科试验班,前几年的高考录取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