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县令有与亲贵有gān系走门路的,有进士出身拜同年、拜考官的,也有自以无甚门路却将一腔忠诚奉与官家、以我用心,官家自慧眼识英。纪县令却是这里头最宽心的一个,他经义史书虽不出挑,庶务人qíng却极通,是以答得并不差。
陛见时,九哥果还记得妻子这老邻居,还多问了他数句。纪县令一时忘qíng,连花白的胡须都仿佛要变红了一般,叩头道:臣万不想官家还记着臣。九哥心里暗记着他,见他判词十分通透,便想:我要做的事,要与商户打jiāo道,他既非进士,便少些傲气,又明世qíng,正好用着他。
回来却与玉姐说今日遇着故人云云,说这纪县令是个机敏的人儿,好叫他往穗州做个知府,于商事有利。
玉姐自是乐得故人有前程,却又担忧:我记着这纪县令族里是商人家出身,你叫他gān这事,他族里又有商人,恐有gān连,若因而循私,是你我害了他。
九哥笑道:无妨,他终是个读书人。且我有御史在,拟一旨与他长官,休令他做糊涂事即可。
纪县令叫天上掉下个馅饼儿砸着了脑袋,欢天喜地,与洪谦道谢。洪谦却嘱咐他;官家新登基,要gān一番事业,君之前程,在乎自己。做得好时,前程不可知。做得不好,是丢了官家脸面后半句儿却不说了。
纪县令忙敛了笑,连说不敢,陛辞时,九哥亦是这般说法。纪县令将一腔欢喜化作任重道远,连说不敢辜负圣恩。
县令离京归去时,已至闰七月末。九哥黜其不足者二十三人,择今年新进士补其缺。又有如纪县令这般高升者十余人,择京中往年进士居闲职者补入。余者称职者,各归本位。
那头东平伯夫人犹记着日子,催着丈夫上表,请先放定。九哥亦听说东平伯夫人之急切,还与玉姐嘀咕:是不是他家有甚不好事哩?暗令人去查了一回,晓得是东平伯夫人无事乱着慌,这才放下心来。东平伯夫人却不晓得,她儿子亲事险因她着急要叫九哥悔了婚去。
到得月,内外齐备,东平伯夫人果jīng心准备,与东平伯两个携了儿子媳妇,并往宫中放定来。郡主自放定至成婚有定制,一切依礼而行。礼成之时,东平伯夫人一颗心这才重又放回腔子里,与王氏两个见三姐与郑隆少年男女,真个珠璧合,都觉快慰。
第129章 惧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