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却是九哥亲自挑选来,是日,九哥亲携着章哥,于崇政殿里内诸子弟,玉姐却往慈寿殿与太皇太后闲话。太皇太后并不担心,盖因陈熙儿子超龄,而陈烈之子她预先见过,颇有些顽劣,已命此子并不参选。
九哥与章哥选定了人,却携往慈寿殿里来,太皇太后见九哥尊重她,从自至尾都是笑着的。招手儿叫章哥过来:与我一处坐着,叫你爹娘坐一处去。又看高高低低二十个孩童,皆着锦衣,并非一色粉雕玉琢,兴平侯的孙子便生得肌色微黑、于蓟曾孙两条眉毛支支楞楞,太皇太后不由有些儿发怔。亏得数十年宫廷阅历,旋又面色如常,各赐了金帛与他们。皇太后便跟着与了赏赐。
到得玉姐这里,与他们每人冬季炭火、夏季冰盘的份例,九哥与各人笔墨纸张为赐。这些个孩童里,也有深沉内敛依法度而行的,也有眉眼灵活,说话儿都比旁人快上半个音儿的,座上几个却都一视同仁,并不即时显露出来。颁赐完,即令归家。太皇太后也说乏了,九哥等便即告退。
退往崇庆殿里,玉姐便问九哥:你看这些孩子都还使得?九哥笑道:使得使不得,全在他们,又不是铁打的椅儿与他们坐,抚章哥脖颈儿道,世有贤愚,你可学着甄辨了。他们父子说话,玉姐并不cha言。等两个说完,玉姐便将旧事重提:东宫我不想多用宦官哩,好与章哥选书僮儿。
九哥听她一提,便忆起来:是极。也许伴读携书僮儿入内罢。
旨意下时,朝廷上下又是一片哗然。玉姐心里,小茶儿的儿子还在永嘉侯府里养着,岂非天生一个好书僮?想来九哥心里,也有好些个人选。
不想御史却又生出一事来,道是:外男入禁宫,不合体制。
九哥便将先时与玉姐商议的严肃宫规一事旧事重提,又言旧时宦官乃以犯罪之人充之,犯人何得近君侧?今之宦官皆良家子,盖因贫寒衣食无着,本已哀苦,复行宫刑,有违天和,仁者所不为。竟有禁绝宦官之意。
因有huáng灿之事,御史们便不好再冒然上本,悉问于钟慎。钟慎心里苦笑:如此,宫内宦官便少,此时将话说出,日后再添宦官便是自己打脸,自认不仁。宦官之初,虽是因犯法之人受宫刑,入宫廷却是为防着宫人宫妃与外男有jian事。如今这一出儿,却是釜底抽薪,宦官少了,宫妃宫人自然也要少。
也有人与钟慎一般猜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