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有血有rou的角色,戏份比女主少一些,可是魅力却丝毫不减。
周凝就是看上了这个剧本,才让自己的经纪人帮着约了那次面试。看了周凝的试戏,那位新人导演激动得当场就拍了板,说她就是剧本中走出来的女二本人。两边说得好好的,就差签合同了。结果临门一脚,被人截了胡。
当天晚上导演那边就打了电话过来,很是抱歉地说不能与她签约了。女二那个角色签了别人,正是后来带资进组的时莺。
作为一个新人导演,他能拉到的投资本就少。而时莺当时主动打电话约见他,说是愿意直接注资三千万。条件只有一个,她要女二那个角色。
导演也为难,他实在舍不得与角色贴合度百分百的周凝,又确实需要那三千万的投资。左右为难之下,还是时莺退了一步,说她可以先试戏。
时莺的演技不能说不好,只是周凝珠玉在前,再看时莺的诠释就难免少了些味道。如果周凝饰演这个角色能够打一百分的话,时莺只能得到九十分。剩下的那十分,三千万的注资补上了。
明白导演的思量,周凝没有为难这个有才气的导演,双方和和气气谈了一下,就当结一份善缘。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部网剧是当年暑期从众多偶像剧中杀出来的一匹黑马。
之前没人看好的网剧爆红了,也带红了在网剧中出演过角色的不少人。其中女二那个角色悲剧的收场也收割了观众好一波眼泪,饰演者时莺吃了最多的红利,初步在娱乐圈露了脸,打下了坚实的观众基础。
借着这部剧当作跳板,时莺进军电影界,演了几部捞钱的商业大片。拿低俗的梗来搞笑,靠穿着清凉吸引眼球,全篇充斥着各种硬广。尽管观众骂声一片,不可否认,时莺更红了,名气也更大了,跻身一线小花的行列。
身价上去后,令大家大跌眼镜的是,时莺又接了一部业内并不看好的纪录片,讲述文物修复的。不看好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只是这个题材注定上映后受众圈子会很小。而且这个导演吧,本职是个文物修复师,做导演那是业余爱好。
不顾经纪人的劝阻,时莺执意要接这个影片。当时导演已经接触过周凝,觉得她挺不错的,也是说好要签合同了,被时莺横插了一脚。
周凝形象更符合,可时莺名气更大,还承诺自掏腰包投资他的电影。导演是个文物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