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插画、制作卡通人物头像等,三分钟的片花真真正正被玩出了花。
何况书粉人数很多,包含的年龄阶层也广。中学生、大学生,以及三四十岁的打工人这个年龄层的人是最多的。这些人消费能力相对强,而且也舍得花钱去看电影。在电影票预售阶段每人都买了个三五张,准备跟家人或者朋友一块儿去观赏。
相比书粉的狂热,周凝的粉丝与冲着导演名气去观影的那些人对票房的贡献力量就弱了很多。前者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者汇集成涓涓细流。不说可有可无,但无法与一望无垠的大海相比拟。
这部电影在预售阶段的票房就已经高达十个亿,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时淼没想过自己有那么多书粉,导演没想到书粉的购买力那么强,惊讶过后便是狂喜,直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都卖出那么多票了,还有好多书粉在微博上吐槽买不到票,让片方支楞起来。又去当地影院的官网留言,骂他们干什么吃的,不晓得多安排放映的场次嘛,有钱都不赚的?
各地的影院也委屈啊,春节上映的电影那么多部,谁晓得这部平平无奇的刑侦探案电影在预售阶段就爆了。他们起初排得最满、最多场次的电影是时莺与当红炸子鸡主演的一部科幻片。
炸裂的特效,帅哥美女的搭配,再加上三金影后时莺票房的号召力。不说剧情与演技,就这阵容还能被别的片子压了?原先他们以为必须不能啊,没看好些优质电影都避其锋芒,另择日期上线放映吗?
可这部被资方看好的科幻片预售票房,偏偏才到那部刑侦探案片的一半。同时期准备上映的其他几部电影预售,连科幻片的一半都没有。反正一部比一部拉胯,就《刀锋》这部探案片一骑绝尘。
敏锐的影院方在察觉到《刀锋》的潜力时,第一时间就多安排了上映场次,奈何还是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时莺那部科幻片的排场又没办法缩减,毕竟签了协议的。
rou在嘴边吃不了,影院方比买不着票的书粉还心急,一个个的跟其他片方协商去了,希望能争取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好结果。
尚未正式上映,票就被抢疯了这件事还是周翊告诉时淼的,否则时淼也不知道有那么多人冲着她的书去看电影。乍一知道这事儿,她还有点感动。
正好周翊说起他也没买到票,时淼就做了个顺水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