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是他对此事并不知情,不过大苏处处阻挠新法,讥讽当朝,也是不争的事实。”
苏油说道:“那正好了,异论相搅,祖宗成法,做御史的最佳人选。”
韩绛一脑门子黑线:“还嫌朝堂不够闹腾?”
苏油悻悻道:“不闹腾的还不是一样被你们欺负?”
“又来了!说了不是参政的意思!”说完韩绛感觉自己语气有些重,缓和了一下语气:“明润,让大苏外任如何?”
苏油说道:“参政,中书堂除,我可不敢干预。”
韩绛取出一封折子交给苏油,苏油打开一看,是苏轼自请出外的奏章。
苏油看了,说道:“看看,这就是我苏家的人品。”
韩绛挥挥手,表示你给老子收起这一套,这是例行规矩好不好?!说道:“大宋如今……先说好蜀中是不能回去的,成都府一任出来就是进计司。”
“台谏,计司,司农寺,这几处是推行新法的核心之处,绝对绝对不行,两年后都不行。”
苏油说道:“参政你要讲道理,我家大苏制科第三,馆阁试第三,你们要真弄他去穷乡僻壤,那我可要推荐他再试馆阁了,到时候看谁丢脸。”
苏油如今是也是学士,还真有这资格,而且以苏家的人缘,再找四个大佬章推,啊不举荐,那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韩绛叹气:“陈述古已经去知杭州了,赵阅道去了青州,欧阳学士在蔡州,还有老张……老张不算,他已经收了个包袱了……总之这几位都对子瞻格外看重,明润,要不……杭州通判?”
苏油说道:“按子瞻的履历,应当是知州才对。”
韩绛说道:“知州当然可以,但是明润,真给知州,会不会害了子瞻?”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让苏轼当知州,到时候真闹出什么事情来,谁也保不住。
这娃现在的名声,还没有响亮到国宝级的程度。
杭州还有个巨大的好处,四通商号经营已久的地盘,张散如今是那里的管事,还是战略合作伙伴钱家的传统势力范围。
韩绛算是用心了。
即将一门四相的家族,苏油也必须给面子:“多谢参政替他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