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我瞧着紫荆她娘身子总不大好,索xing给她二十两银子,让她家去好好歇着得了。紫菀他娘那点小错处,也惩戒了这些年。老爷常和我说,我们何府是书香积善之家,对待下人们,要宽泛些才好。让她回来仍管着咱们灶上的事。我记得她倒是个仔细人儿。
王mama忙道:
『可不是,那老货平日里倒也是个尽心的,那日里,原是被下面几个不安好心的婆子们撺掇着,多灌了两盅huáng汤,才疏忽了。说起来,也是有些冤枉的,如今既然太太体恤,倒也是她的造化,我明儿就赶着办去』
说着眼风扫过边上有些傻的玳瑁,暗暗痛快,心说:让你平日里依仗着你杜家在主子面前有几分体面,不把我放在眼里头,这下看你们还如何轻狂。
这玳瑁说起来,却是紫荆的堂姐,那灶下管事的婆子,是她的亲婶娘。却也不知道,这没头没尾的,太太怎么突然就要把她婶娘遣了出去。
王mama心里头却冷笑,这满府谁不知道,那灶上是最最肥美的差事,虽说整日里烟熏火燎的,却是最能流出私钱的地方。平日里老爷太太吃的山珍海味,时令瓜果不算,还有那参汤燕窝等值钱的东西。只太太和老爷两个主子,就是整日的当饭吃,也吃不了那许多去。少不得,管事的婆子偷了些,卖出去,却哪里有人知道。难不成太太能亲自过去称份量不成。
若是别府里,这样的事qíng虽也有,但主子管的严的,下人们纵是有偷手,也是有限。偏他们何府,上面没了老太太,两个能gānjīng明的姑奶奶,也早就出了门子。大姑奶奶还是个短命的,二姑奶奶倒是也有手段。可惜自己府里那些事qíng,还翻不过来,没得来掺和娘家家务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