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孙熊唯有专攻法典,从前在京城,每逢法典科,他总是昏昏欲睡,可如今有了衙中那么多的案宗对照,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原先觉得枯燥无味的律法,竟也颇有趣味。
于是,就在县学当月月考中,孙熊竟在经义、策论、诗赋、法典、公文五科中全部夺魁。
“不错,如你这般,秀才唾手可得,”贺熙华听闻此事,立即把他叫去耳提面命,“须知我临淮自立县以来,从未出过解元,遑论会元、状元了。你须得戒骄戒躁、勉励苦读,明年的乡试,若是能摘得解元,便是我临淮县的光耀。”
孙熊尴尬谦辞一番,“学生定竭尽全力,不负大人大兴文教的初衷。”
贺熙华不过十六岁,面上仍有些稚嫩,说的话却一派老成,“这乃是天子教化之功,本官不过代天子牧民,不敢贪功。”
孙熊冷笑道,“皇帝无才无德,自己都被人教训着呢,他懂得什么教化?”
第9章 第九章:未知臧否
“放肆!”贺熙华厉声道,“你疯了,竟敢非议天子!”
孙熊一惊,咬了咬牙,赶紧跪下,“学生狂悖……”
“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日后不许再提。”贺熙华的神色是从未见过的肃然阴冷,“天地君亲师,故称君父,我不管你以往遭际如何,须得牢记子不言父过的道理……”
孙熊禁不住打断他,“天子亦是人,是人便会犯错。若他不犯错,还要言官做什么?太极殿外的桓表岂不是成了摆设?”
贺熙华似是意识到自己失态,恍惚了片刻,“这不一样。”
“如何不一样?”孙熊讽刺道,“朝中明旨,皇帝‘狂悖不肖、事太后不恭’,总不能自太后到大将军,尚书省至中书省,各个都睁着眼说瞎话不成?”
贺熙华颓然坐回椅上,“我虽未见过陛下,可总觉得以陛下秉性,断不至此。可若说陛下是被诬陷,娘娘并无吕氏邓氏之心,伯父亦并非霍光王莽之流。”
他苦笑道:“临淮地处偏远,算得上是穷乡僻壤,兴许陛下只是去陵宫守孝也不一定。”
此时已是黄昏,暮色熹微,寒鸦哀啼。
孙熊英挺侧脸在暮光下熠熠生辉,眼睛映着彤色夕照,更是亮得惊人,“我从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