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老好人的姿态面对群众,说的话就少了些许威严,同学们没有怕他的,毕竟平易近人的语文老师可不像凶狠的老王,想着法子整他们。
语文老师的作文素材无非就是一些名人名言,再加上近几年轰动网络上的各种新闻人物,比如说“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组合”这些在草根人民在被搬上春晚的舞台后,活生生的被印成了铅字,成了一个个色彩鲜明的作文素材,又被语文老师照搬到课堂上。
他总说这些新出来上过头条的人要关注下,搞不好今年作文就出现了类似的呢?
每回老师在台上说,台下总会有人小声嘀咕,敢情高考语文就只考作文吶。不过谁也没有提及,因为上语文课还算是比较舒服的科目。
偶尔考试大片学生用了类似的素材又总会引来他的吐槽,“你看看你们,那么多素材不用,偏偏都用同一个,这样阅卷老师也会有审美疲劳的好吧,”他怒气冲冲的样子实在好笑,让人忍俊不禁。
“一考到‘坚强’的作文,你们就提邰丽华,中国那么大,坚强的人也太多了,你看看你们手中我发给你们的作文素材,那么多,那么厚偏偏都给我用一个人,你们脑袋里,脑袋里……”他似乎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却说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哑口无言的面对众人。
而后再三想了下,大概是意识到自己平日里给学生们灌输这种思想太严重了,以至于只要考试遇到类似的话题,总能七拐八拐的绕到同一个人身上,都是音乐无国界,其实各种被最为励志人物的作文素材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用来串入作文中的,只不过这得看写作者的功夫有没有到家。
到家者笔下功夫了得,自然能写出一篇生动绝妙的文章来,不到家者,即便是拿来主义,也无法用简单的词语将其串联成一篇精彩绝伦的文字,充其量算得上是语句通顺罢了。
同一个老师教的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呢?语文老师甚是不解,对他来说,语文又不是数学,还要算,要想,生活在中国,从出生起就是个响当当的中国人的学生,怎么就学不好自己的科目呢?
那些需要背诵的文言文,背了三年,再多的内容也不可能消化不掉啊,再拿阅读理解来着,每道题的基本思想和内容也都是套路满满,怎么就学不好?他无力的挠着自己板寸的头发,偶尔被学生们折腾的无话可说,是学生太拿语文不当回事还是自己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