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这个时代哪里还有忠诚可言?这个时代哪里还有未来可以畅想?孔子觉得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贺六浑深以为他要是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状况,会直接死过去。
“大魏朝现在不是倡导佛教,全民皆崇尚佛教,这不是挺好吗?”贺六浑继续打趣。
“原本不说这个,你说这更是来气。民脂民膏太多浪费了。我们去洛阳,多少寺庙?简直是不可胜数。特别是那个永宁寺,你都多次提及,认为太震撼了。这些蛮族来原,那里可能做得出什么好事来,真正的希望,都在你身。“崔蒿真的是醉了,说的太直白了。
不过整个洛阳佛寺花了不得了的金钱。
宣武帝与胡太后笃信佛教,热衷于建寺,且极壮丽,以求佛教功德。其宣武帝所建诸寺,据《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瑶光寺”;《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景明寺”;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永明寺”,每个都是房庑连亘,一千余间。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极其壮丽,其庭院无不园林化。
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所立也。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此佛塔“营造过度”,有巨大金宝瓶,其他装饰极为奢侈,“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佛塔北有佛殿,“形如太极殿”,其佛像皆为金、玉所制,“作功巧,冠于当世”。又有僧房楼观千余闻,“雕粱粉壁,青琐绮疏,难得而言。栝柏松椿,扶疏檐雷,丛竹香草,布护阶墀。”寺院围墙“若今宫墙”,四瓦有门,极为宏大,“四周树以青槐,亘以绿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有波斯国胡人见之,自称“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
由于宣武帝和胡太后如此营造佛寺,其他王公贵族、阉宦等极力捐资造寺,且多宏大壮丽。由《洛阳伽蓝记》的相关记载,可见鲜卑王公高阳王元雍、清河王元怿立景乐寺等、彭城王元勰立睨悬尼寺、城阳王元徽立宣忠寺、广平王元怀立平等寺和大觉寺、东平王元略立追先寺、广平王立龙华寺、北海王立追圣寺,其有的王侯立寺非止一所。阉宦代表刘腾立长秋寺等、李坚立魏昌尼寺、王桃汤立王典御寺、贾磔建凝玄寺,众阉官又共立昭仪尼寺。其具体情形,这里难以尽述。《洛阳伽蓝记》卷五之末载当时洛阳佛教最盛时“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天平元年,迁都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