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杨业也挺勤快的,七个兄弟相差都没几岁,最大的31,最小的12岁。
见是孙策敲门,杨延辉笑眯眯的让身“伯符,这么晚了还过来啊?”
“嗯,刚把家里人安置妥当,这便过来给师母行礼”
佘夫人在后面听了也止不住开心,打趣道“老妇身子骨好着呢,经年不见,伯符越发俊朗”
“师母见笑了,小子这些年,未经什么打磨,倒觉得比以前细皮嫩rou起来,对了延昭呢?”
跟着记忆,孙策是和杨延昭关系最好的,所以这么问也不算唐突。
“那小子,一路上闹着要寻父亲征战沙场,此刻被我关了禁闭”
“四哥,把他放出来吧,多年不见,怪想他的”
“伯符是又想找练手的吧?”此刻的佘夫人还不是日后与辽国不共戴天,也不是影视作品中的佘太君,所以尽显慈祥本性“行了,老四,把他放出来吧,这两小子难得见面”
“娘……这才关了多久,一炷香功夫没有,放出来又聒噪,咱图个耳根清静吧?”
佘夫人闻言也不多说,只是温言细语“去吧”
见状如此,杨延辉只能应声而去。
…“伯符?!哈哈”没过多久,正和佘夫人闲聊的孙策听得外面急促的脚步声,刚转过头,就看见一个英俊青年正一脸开心的看着自己。
不用多猜这必然是杨延昭了。
其实杨家英雄和三国英雄还有一个不同的身份,如果都以英雄论,在孙策心中,杨家将身份地位要高不少,因为他们是抗击外族的民族英雄,三国只是窝里斗罢了,但也并不全是窝里斗,比如曹彰,征乌丸,降鲜卑,在当时来说,功绩可不低。
“延昭,一晃多年,你变壮了”孙策觉得他说这话完全没有根据
“那可不,武艺从不曾落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可指着报仇雪恨那!哈哈”
不知系统是怎么设定的,为什么杨延昭会被孙策从小欺负到大,然而现如今的孙策可不比当初“我现在一心钻研兵法战阵,武艺恐怕不如往昔”
“那可不一定,来来来,先比划比划”说着杨延昭就要抉袖子开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