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假兄是指外姓人改姓某族姓氏后,对宗家族弟的自称。
见孙河这么问,加之孙策对其印象也不错,便如实问道“兄长,我有一事不明,为何父亲要进临汝?今日完全没必要在此休整”
“嗯,此事缘由,还在伯符你身上”
“怎么讲?”
“襄城那五个世家的粮,父亲用军粮替你还了,而袁术运来的粮草本就不多,大军省吃俭用才能勉强开到洛阳,500石一还,就略有些捉襟见肘。后来,父亲得知临汝官仓还有粮,才想进城看看”
听到这孙策傻掉,眼眶不禁有些湿润,他还依稀记得自己曾对李治说‘父债子偿’,也很清晰的记得孙坚那日,虽然气愤填膺但更多是无奈的那句‘好自为之’。
孙策明白,还粮并不是孙坚认同了他的说辞,而是很普通的父亲思维‘儿子犯错不认,当老子的必须替儿子认’,哪怕是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中,哪怕是在别人的不理解中,军粮只是父爱如山之下的一个缩影,在脸面和儿子中,孙坚选择了后者,即使在生命因此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孙坚也没有因此多说半个字。
默默地,孙策转身朝着孙坚所在的方向跪下,重重的磕了三个头,地上的石子磕破了额头,却没有任何感觉,只有脸颊上划过的热泪,是如此温暖。
临汝县确有些官粮,但杯水车薪,仅100来石,显然是徐荣布下的饵,当时孙坚还觉得聊胜于无,不想差点拿命来换。
未再做耽搁,大军再次开拔,兵锋直指虎牢,然最终在阳人地区碰上了董卓派来抵挡的胡轸和吕布。
由于临汝一役,孙坚并未损失多大,董卓便令胡轸率一万人前来,其中有六千骑兵。
孙坚营中没有多少骑兵能与之抗衡,只能踞城而守,孙策被予以重任同黄盖一起镇守北门,虽是副将,但黄盖并没有独断专行。
阳人城西,孙坚,祖茂二人背城建营,意在内外兼顾,不至于被动防守,必要时还可两面夹击。
胡轸见孙坚严防死守,也没有打算和其硬碰硬,从徐荣处他已经得知孙坚粮草不足,此战目的就是来做压垮孙坚的这最后一根稻草。
话分两头,吕布的请战,再一次被胡轸否决。
自持武勇的他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