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连续两更吧)
荀攸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他替曹cao做主,同意了从冀州修路到豫州,借道兖州的提议。
不仅如此,在濮阳,长垣,封丘,浚仪,陈留,雍丘,襄邑以及己吾,这八个城镇,还同意齐国开设站点,但所得盈利收入,需归赵国所有。
这点钱财对孙策而言,无关痛痒,不过他所看、所想到的东西,却远不止这些。
首先是觉悟,现在还没有‘想致富先修路’的说法,但必须要承认的是,修路是一劳永逸的,可以很大问题上解决诸多问题。
能抛开被他齐国长驱直入的风险,而答应修这条路,天知道荀攸想了些什么。
其次,曹cao对移民的决心是非常之大,看来他也深知,地处中原,在现今的时局下,是非常不妙的,故而巩固并州,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最后,还有一层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因为荀攸最后给他孙策的感受,很奇怪,好像意思是这路修了,不仅齐国可以随心所欲进出兖州,他赵国一样可以随心所欲的进出豫、冀二州。
所以这路修到最后,反而成了一把双刃剑?
“我去!”
孙策好气又好笑的自嘲着,这可不是他的初衷,畅通无阻的道路或许会给战争带来方便,但路,不是为了战争而存在,由始至终它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运输。
所以,不管荀攸是真矫情还是有其它什么想法,在孙策看来,这都是以后的事,加快冀、豫两地的流通,才是这件事的本质。
“荀先生若没有其它什么事,就恕本王事务繁多告辞了”
“额等…等等”
“怎么,还有什么事?”
“确实是这样,除了公务之外,外臣,不在下,还有一个私人的疑惑,想请求齐王殿下解惑”
“嗯,你说”
齐国,在外人看来很难以理解,从最开始的削弱世家和士族,到后来的大肆抬高商人地位,以及到现在普及平民教育,甚至为了让百姓活得更自在,愉快,孙策做了不少事。
还是那句话,这些事在其它统治者的眼中,都是属于吃力不讨好的,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尤其是他来到齐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