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大人,我可没说诸葛亮会叛敌,这可是你说的,我只是认为他们鹿门情谊深厚,或有书信往来,主公或许可以从中探听一些齐军的虚实,何况诸葛亮的兄长在齐国身居高位,应该能打听一二才对”
蔡瑁口口声声说没有认为诸葛亮投敌,可话语中又无不体现诸葛亮与齐军的渊源,当即,就连刘表也不由心中一忐。
“主公,这是蔡瑁的杀人诛心之计,诸葛亮自比管、乐,断不会做出离经叛道之事,楚王切莫相信蔡瑁的片面之词”
“伊大人,你这就冤枉蔡某人了,我自然相信诸葛亮没有投敌,我只是在建议楚王可以利用这条线,多了解一些齐军的动向。不过楚王,经伊大人这么一提醒,属下倒是建议,如果诸葛亮真的一心为我大楚,他不是自比管乐吗?早就该想到此法,为何时至今日,却只字不提。楚王,这伊大人该不会是在替诸葛亮掩藏什么吧?否则,为何我才刚提这件事,伊大人就像被谁踩了尾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