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
“我也不明白,在医生前面,为何加上赤脚?”听到雷磙说起,雄心勃勃计划,想编一部医典,则天浑身发热。
喜欢干大事的她,早忘记高空恐惧,可惜和龙女一样,听不懂雷磙的话,只好茫然地提问。
“雷大哥。这种医生很穷么,因为没钱买鞋子,所以叫赤脚医生?”显然姜楠太老实,被赤脚两字误导。
她思维陷入误区,还认为赤脚医生,穷得脚上没鞋穿。
“哈哈!”对此雷磙像很得意,先坏笑两声再解释,“你们误会了。
我说赤脚医生,是指半医半农,活跃在乡间地头,为普通老百姓,看小病的医生。
而所谓太医博士,是指集医术大成,资格被官方承认,学识广博的国手。
比如皇宫里的太医,或民间着名的神医,孙先生可以做标杆,这种才可以称博士。
我考虑学医艰难,想成为面面俱到,妙手回春的名医,没有几十年积累,根本达不到标准。
但一些头痛发热咳嗽,人经常遇到的小毛病,又不需要国手来治疗,穷人家也请不到名医。
所以我让孙先生,建议李世民下旨,集中地培养医生,并最好细分等级。
其中最低等的,正是赤脚医生;普通一点的,可以叫医师;最高级自然是,皇家太医博士。
按我当时的设想,找一些聪明伶俐,会识字的年轻人,培养成赤脚医生。
只需很短时间,他们经过培训,懂得医学常识,能治疗小毛病,即可出师行医。
这样能极大缓解,百姓看病的要求,并且省时又省力。
然后更进一步,从这些人中间,挑选比较聪慧,天赋较好的人,进行深度培训。
这时可以进行分科,让他们先专精一门,也为快出师的目的。
比如说专治金疮外伤,正骨缝合加防止感染,军民两用的外科医师。
还有专为妇幼看病,并负责接生的稳婆;专门接种预防天花,和其他瘟疫的官医……
等级分明,目标明确。
即方便培养,又容易专精。
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