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呗。”发哥不屑的说。
“皇宫里有密道?”庄易峰则做了另一番猜想。
“都不对,他从小在宫里长大,要化成这些身边人都认不出的模样,这一点在时间上就不允许,就算是以现在的技术,一个姑娘出门稍微化化妆还得一个多小时呢,更何况得化的谁都不认识,那得多长时间?他总不能戴个面具在千军万马之中跑吧?
至于密道,那就更不可能了,从朱棣进南京城,到迁都北京,前后共计十九年,再加上朱棣从小也生于南京,长于皇宫,作为皇子,他对皇宫的熟悉程度丝毫不亚于朱允炆,怎么可能不知道有密道的存在?”
“你是说,朱允炆是拿着烛龙符,趁时间停止的间隙跑出去的?”庄易峰都被自己的这种猜测吓了一跳。
“不错,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逃出已然是铁桶一般的皇宫,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烛龙符是谁给的呢?”于老四抛出这个问题,车里一片寂静,明显,发哥和庄易峰的脑子已经跟不上了。
他只好自问自答的说“我觉得最有可能的就是他爷爷朱元璋。”
“我记得朱允炆登基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死了吧?不然朱棣也不敢起兵造反啊。”庄易峰搜刮着从电视剧上看到的也不知是真是假的历史知识。
“对,对,对,我也记的电视剧里演的好像是朱元璋死了朱允炆才继的位,老四,你这有点瞎说了啊”发哥在后面应和道。
“你们知道烧饼歌吗?”于老四懒得跟他俩废话,干脆把座椅放低,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躺着问。
“卖烧饼?”庄易峰想到自己还没吃晚饭,肚子里不由的“咕噜”乱响。
“不是卖烧饼的歌,是刘伯温所做的一首类似于预言的诗,刘伯温你们知道吧?”
庄易峰摇摇头,发叔在后面长长的“哦”了一声,于老四回头看看他,他又急忙摇摇头。
于老四无奈的叹了口气说“传说这刘伯温精通易经,擅长数术,是个可与三国诸葛亮,唐代袁天罡齐名的人物,话说有一天朱元璋正在吃饭,刘伯温突然求见,朱元璋顺手就将刚咬了一口的烧饼放到碗里,又拿另一只碗扣住,等刘伯温到了,朱元璋指着面前的碗让他猜里面是什么,刘伯温不但猜出了碗里的烧饼,还做一首诗,这首诗准确预言了后来五百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