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二刻诞下皇嗣。”
末尾被墨汁晕染了一小团,才接上一句。
“半刻夭折。”
“宣德四年,二月初五……”观亭月轻咬了咬后槽牙,僵了一阵,嗓音低哑,“是我大哥的诞辰。”
燕山将几份档案按照顺序重新排好,一切始末因果恍惚便显出了最初的形貌。
而这层抽屉的最底下摆着一封未拆开的书信。
信纸上有观林海的字迹,笔画干净利落,能想象得出他写下此文时的认真和肃然。
——吾儿亲启。
观亭月近乎不可置信地读着书信里那一行一行的内容。
这是在大伯观正风殉国,观林海被迫交出兵权之后,上京述职期间留下的文字。
十五年前的初夏,他软禁在府邸,命人悄悄打造了如此般坚固的木柜。
一生忠心赤胆的老将点着灯烛,伏案提笔,晦暗枯涩的光照出满脸风霜与坚韧,把一切始末告诉给未来将拿到这封书信的人。
第95章 这是一场倾尽四人心血所做的……
事情追溯起来过于复杂遥远, 还得从前朝的“垂帘听政”说起。
真要深究血缘,宣德皇帝其实并非西宫太后所出,其生母身份低微, 早早病逝, 而先帝宾天突然,他是在皇嗣极其凋零的情况下仓促登基的, 上位时仅仅十一岁。
如此,皇权自然而然旁落至太后手中。
西太后向来心狠手辣,耽于权术,近乎把持着整个大奕王朝的生杀存亡, 一时风头无两。
但宣德帝虽年幼,却不是傻子。随着年岁渐长,他逐渐露出锋芒,也使得朝里某些嗅到风向的人开始蠢蠢欲动。
偏向“帝党”的老臣们愈发活跃, 也愈发尖锐逼人, 党派各自相争,交锋不断。
两三场血战之下, “后党”好不容易压住了对方的气焰。
正是在此时,咸阳宫传出一个晴天霹雳的喜讯——李妃有孕了。
西太后顷刻便意识到, 比起此事,其余的党争已然不足一提。
一旦宣德帝有了子嗣,朝廷风向必然大转, 而就算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