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自相残杀线对战黑幕求生的关键点都不在轮回上。不过这种“弱轮回”的设定我自觉效果还行。
=====2、关于本作的主题问题=====
这部小说最大的问题在我看来是主题问题。
这部小说最初的主题是“才能”。种种设定都是围绕才能设计的。例如人物没有姓名只有才能名,又例如各个参加者的才能缺陷,又例如预言家的真实才能。
预言家完全没有任何才能,他的所谓“才能”是弹丸论破环境下的特殊产物。因此让“只有在弹丸论破中才能实现真正幸运”的江之岛奇运产生了同类厌恶的感情,预言家和江之岛奇运是对位的角色。幸运也类似,于是她是暂定女一号。
……然后主题改了。
改主题并非我有意为之,这是我第一次写真正的侦探小说,全然没预料到自己无法平衡侦探剧情与主题的关系:构思的案件和剧情真的对不上主题啊……越写越跑题,看着是难扯回去了,再硬写就是四不像,无奈之下只好重新立个主题——不同人所见、所寻求、所希望的真相。
当然新主题并不明显,我实在做得很失败。只能说好在侦探小说对主题的要求不高。
但作为主题变更的结果,原先为主题服务的预言家的才能连带着戏份和剧情地位一并削弱,为案件让位。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了他身为“探求者”的身份。不过身为探求者的他还是没办法撑起结局的大任。换言之以“才能”为出发点设计的预言家撑不起其他主题的结尾,硬要他撑就容易ooc。因此全文的收尾只能交由另一位男主最原终一搞定。也因此结尾的剧情重心是放在“最原终一的惨败”上。预言家除了负责部分的解谜,还负责以投票的形式宣告最原的败北。
这种层面上,预言家本身是对东野理念的另一种诠释。东野恭一郎认定“虚构自有意义,虚构只需贯彻虚构就足矣”。而预言家作为“虚构”也否定了最原带来的真实(甚至包括最原强调的“大家的痛苦是真实的”的情感真实),转而向虚构寻求虚构自身的解答(即贯彻虚构)。换言之最原终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正面击破东野的理念,只是从两个侧面对其进行了打击(1、用东野的理念证明最原终一存在的正当性,2、否定东野执行理念的行为)。
不过话说回来,想要实现具体目的的东野恭一郎和追求未知结论的预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