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武举会试,要分三天考。
但是这一次,朱明安调用了数千名兵部的官兵,来协助安排并且评比武举子的表现。
每个比试环节,柳文升都采用了王小芸在制衣厂用过的“流水线作业法”。
也就是每一个环节的比试,都采用固定的评比人选,分批分次的对武举考生进行测试。
而且每个环节,都是同时进行。
武举考生,每考过一关,就发一个通过的手牌。
所有环节的手牌都拿到手了,就证明这个考生参加完了所有的项目,并且顺利过关。
全部环节顺利过关的考生,才能进入最终的两两对抗环节。
这样一来,就比以往的武举会试,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朱明安与前来观试的文武百官,坐在高台之上,一上午的时间,都时不时地向外面考场望上几眼,以确定考试的进度。
步射,骑射,翘关,负重等,所有环节考下来,时间也才刚到正午时分。
总考官高战,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让众人暂时停止。
他自己,则向皇上这边走来,报告一上午的考试进度。
“启禀皇上,此次参加武举会试人员,一共一千两百三十二名,除了文考策论以及两两对抗两项科目外,其余科目均已考试完毕。通过前面所有项目者,一共一百五十八名学子。”
朱明安起身,对着众人,慷慨激昂。
“好,为了在一天之内比试完所有项目,也为了给我大周选拔真正有实力的武将之才,此次我们设置的项目难度,要比以往,难上许多。想不到,就算是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仍有一百余名考生通关,真是让人振奋呐。此乃,我朱明安之幸,我大周之幸。”
“皇上,洪福齐天。大周,千秋万代。”柳文升适时地在众人面前,拍起了皇上的马屁。
尽管许多官员不齿,可依然不得不跟着柳文升呐喊。
“皇上,洪福齐天。大周,千秋万代。”
兵部所有官兵以及考生们,也跟着喊了几遍。
朱明安欣慰地望向众人,又给通过前几关比试的考生鼓励了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