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卖炉箅子的生意好,连旁边那卖豆腐脑的摊子都跟着红火起来,这家买两张炉箅子,在去旁边喝个豆腐脑,然后再慢悠悠地赶集,谁家的苹果下来了,哪块又来了生面孔?那个描眉画眼赶集的是谁家的新媳妇?
尤其是赶上快过年的时候,来集市的商贩又格外的多,有那什么跳楼甩卖的,工厂大放送,一双棉鞋三十块钱,给闺女买上一身新衣服也才一两百块,自己算计着再花十块钱买条丝巾,就当过年是添新衣了。
后来,后来日子就变了。
丈夫在建筑工地上出了事,工地虽然赔了钱但有限,徐茗到处找亲戚朋友借钱筹钱做了手术,家里的底子也掏空了。
因为这一遭,丈夫截肢拄着拐,再也无法出去干活赚钱,全家的担子都压在了徐茗的身上,赚钱养家,供孩子上学,还得还债。
当时还有人偷着劝徐茗跑了吧,你一个女人守着两个拖累,那时候徐茗还算年轻,再找个人嫁了不是很容易?你要是心好,把孩子也带走,那都是对他们家仁至义尽了。
自家男人结婚后都没和她红过脸,家里什么也都是她说了算,原本一家三口也算得上幸福美满,只不过一遭遇难就各自飞?徐茗不愿!
人活着比什么都强,她又年轻,欠下的债早晚是能还清的。徐茗就那么守着丈夫孩子,早上出去打工前做好饭,丈夫中午自己热一下,闺女也懂事。
家里要吃饭,孩子要上学,丈夫的医药费,还有亲戚朋友们的债务,那时候徐茗只觉得身上背着山一样,有点喘不过气,那时候也有过一了百了的心思,想弄上一包老鼠药,全家都吃了,也没这么些烦恼了。
但看着丈夫每日对自己嘘寒问暖,闺女讲述着学校里的事情,还有那些慨然借钱也不催着还钱的亲戚朋友,她咬咬牙又走了下去。
直到那一天,那一天。
徐茗的记忆戛然而止,她中断了对过去的回忆。
舀了一勺蒜碎,又加了辣椒油,碗里的豆腐脑色彩斑斓,更加的亮眼。
卤子里夹了辣子,重新入口,更带了一份辛香,吃的人有些发热。
就着一碗豆腐脑,两个炉箅子一会儿就下了肚子,浑身都感觉在发汗。
徐茗起身把碗盘送到灶间去,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