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流云缓动,山映斜阳,顾朝朗终于干完三日的活计,主家结了银钱,一行人踏上回家的路。
镇上的铺子大多已关了门,巷口只依稀见几个打闹的孩童,连屋顶的炊烟都慢慢散尽。
村口路边,一行人逐渐分散,各自归家。
顾朝朗摸了摸怀里的荷包,脚下越发急切,今日结算银钱耽搁了许久,到家时天已经擦黑了。
时乐在灶房里忙活着,想着今日干完活计估摸着回来的更晚些,他做饭也做的晚,这会还在炒菜,见他回来,将炉上温着的水拎到外头给他擦洗。
前两日熬的猪油渣还剩些,时乐将油渣先热上,往锅里滋了点水,这样才能炸的酥脆又不干硬,配上刚摘的辣椒,加上姜蒜,大酱一起炒了,香辣酥脆,很是下饭。
又煮了个菜汤,就端上桌,顾朝朗拿上碗筷添了米饭,吃了几大口就放下,从怀里掏出装着银钱的荷包,递给时乐道:“这是这几日的工钱,有二百四十文,你收着。”
时乐也没客气,搁在桌上等着晚上收到匣子里,家里的银钱都在他手里,他算了一下,激动地看着顾朝朗道:“前几日去镇上卖米得了四两多银子,虽有些花用,和今日的工钱也差不多,家里现在已经快有十两银子了。”
这银钱在村里不算多,但是他们只有两人,花销也少,手上有了余钱,心里也放松下来。
顾朝朗挠了挠头,脸上也有了些笑意。
时乐又接着道:“这几日你也歇歇,仲秋节也快到了,那时候集市上人多,把家里的菜收些去卖,给家里添置点大件。”
顾朝朗沉吟道:“秋季多雨,家里只有一件蓑衣,再买把雨伞,你出门也方便,家里烧水的是我爹还在时就买的瓦罐,也换一个,买个铁汤瓶。”
时乐平时习惯喝热水,擦洗也勤,顾朝朗也不好意思不洗,除非特别忙,不然换洗都是跟着时乐来,瓦罐装的少,一日要烧上好几回。
“虽说还早,也可以先备上一个热水罐,等冬日里给你取暖,现在买说不定还能便宜几文钱。”
时乐点点头,又摇头道:“雨伞可不便宜呢,买一件蓑衣就是了,买这个做什么。”
顾朝朗也没应,只说到时候再去镇上瞧瞧。
*
一连几日,顾朝朗都留在家中,将前些时候编到一半的稿荐收出来继续编好。倚靠在墙角晒着,晚上就能换上新的。
乡下人家舍不得用棉花做垫子,多是用稻草,竹子、芦苇编成席子,像他们村就是用稻草的多,特别不讲究的直接晒干就铺到床上,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