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又微愣了一下,半天没说话。她终于放过自己,不再假装还有那点关于对人类观察的兴趣。
她的表情也沉凝下来,变成单纯的厌恶和心烦,再开口时声音透出一种灰心丧气的低:“我想过,或许我做了什么不重要,也无人在意我是不是真的做过。这不是一个议题设置,没有人想借此讨论考核机制是否真的存在不公,是否真的有一个人破坏了教育公平。这更像一场被预定好的行刑,架一个人上去,让看客享受正义裁决的狂欢。而我刚好有能被捕风捉影的东西……”
周止安握住她的手:“既是捕风捉影,又与你有什么关系?”
闻又微深深呼吸:“好吧,我们去找律师。让他们发吧,不怕他们说得更过分一些。”
一直以来她活得理直气壮,好像只要足够坚定、足够有勇气,所有事都能解决。如今细细想来,那大多是……原本就有道理和规则可言的事。对象明理,才有理可说。
若解释会失效,辩白会被曲解,说话是越描越黑,沉默是果然心虚。那你还能做什么呢?
最后怕只剩下怀疑自己。
闻又微一边努力调整心态,一边积极解决。就在她和周止安跟律师沟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
霸哥以他一如既往的敞亮姿态出现,在帖子之下晒出一个逻辑清晰、条理明确外加排版优美的 pdf 文档,关于跟闻又微合作的小组项目。他马赛克掉其他同学个人信息,按照时间线,贴出小组往来邮件内容,将分工和成果一一对应展现。闻又微在其中做了什么,什么时间节点完成,跟小组成员如何沟通和修改,都相当明确。
霸哥的回复是:好的小组合作建立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我 xxx(学号:3090211xxxx)作为小组成员之一,实名担保以上内容真实性。
在霸哥的发言之后,整个帖子的风向忽然变了,楼歪到不知何处。
若以完全抽离的视角来看,闻又微甚至会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传播现象。大众舆论,它不像一个绳结,解开就好;也不像一块石头,击碎即可。它是一阵风。风难以被战胜,风无孔不入。但新的风会取代它。
足够新异,足够让人觉得“竟然还可以这样”的事物,会获得新的关注,瞬间扭转局势。
霸哥的 pdf 一出,评论掀起新的波澜:
“阿霸让这个帖上升到了它原本没有的高度。”
“捶地。我只是吃个瓜,还收获了一个 ppt 模板。”
“是假的。我没见过每个人都在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