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切谢景行是充满感激的,他也没有去纠结书的世界是否真实,既然他已经在这里,纠结这种问题不过是自寻烦恼。
这具身体已经两天没吃东西,填饱肚子才是当务之急。根据原主的记忆来到厨房,看着土灶,谢景行觉得自己遇到了这个世界的第一个难题——如何用土灶作出一顿美味的食物。
幸好原主是个会做饭的,按照原主的记忆谢景行不胜熟练的生火,终于在两个小时后磕磕绊绊的作出了一锅带着糊味的白粥。
谢景行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东西,不过他也不是认不清现实的人,强忍着味觉的不适,将整锅粥吃了下去,这才感觉身体恢复了过来。也是原主的身体底子不错,就这么一会儿就像没事儿人一样。
吃饱了,谢景行这才开始思考以后的路怎么走。
如今是1975年,还有一年多高考就会恢复。谢景行也想过是否要参加两年后的高考,毕竟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是很高的,不过想想谢景行就放弃了,原主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就没读过书,如果突然考上大学,怎么可能不被人怀疑,要是一不小心被人当敌特给抓起来,那可就彻底玩完了。
这段时间国内形势比较敏感,谢景行也不打算做什么大动作,等熬过了这两年,改革开放后,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这个年代只要把握住时机,要干一番事业并不是那么困难。
第2章 七十年代二流子(二)
三块七毛五分,两件洗的发白的土布衣服,两条打满补丁的裤子,三个鸡蛋,十斤左右的高粱面,还有几个红薯,再加上一间破土屋,这就是原主全部的财产。
钱是原主偶尔运气好在山上打了猎物在黑市换的,衣服裤子是用原主的父母留下的衣物改的,鸡蛋和红薯是偷的,高粱面是村里的张叔给的。
原主父亲在世时跟张叔关系不错,原主以前也多是靠张叔接济,不然一个八岁的孩子怎么可能靠偷几个鸡蛋长这么大。
不得不说,原主的日子过得实在拮据,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善生活,谢景行不是吃不了苦的人,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过好日子,谁会嫌弃。
谢景行不可能像原主那样去偷或者心安理得的接受张叔的接济,记忆里张叔每一次接济原主,都会被张婶儿骂 ,倒不是张婶儿心不好,而是这个年代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