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源满腔热血不得挥洒,雄图大志不得展,他只是不想郁郁而终,到死都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景阳县丞。
赵柯然其实很佩服方仲源,对方有抱负,有野心。同时也坚定本心,不被污浊同化,也不愿放过任何希望。
景安府一共运了15袋,5袋麦种,10袋黄豆,不过黄豆现在只有9袋,被赵柯然倒进空间一袋,换了1袋红薯秧。
红薯秧赵柯然打算自己种,等收获的时候看看具体收成怎样,若是可观,便再做主粮推广大量种植。
翌日,许家送来了牛车和农具到县衙,赵柯然正愁着怎么将粮种运去河东村,又怎么开荒种地。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这许家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
“他们消息倒是快,知道府衙送来了粮种,这会子上来讨好,也不怕丢了老脸。”方仲源收拾着农具,嘴里念念有词的。
赵柯然知道,这老爷子是在气当时许家给了他脸色看。
“今日要去开荒地种红薯,衙里只留孙应处理些事务,其他人都一起去河东村吧。”赵柯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长河不远处有一片地,赵柯然之前去看过,那是一片沙土地。小麦大豆不适合沙土地种植,所以那片地,一直也没被用上。
不过沙土地很适合种红薯啊!
沙土地颗粒相对于黄土地大,土质疏松透气,耕作轻便,排水性好,很适合根系发达的作物。而且,沙土吸热放热快,有利于作物糖分积累。
沙土地种植出来的红薯,不仅产量高,还格外的甜。
到了河东村,赵柯然留了他们需要的农具,其他的农具和五袋麦种都给了河东村村民。
黄豆的种植期还在后面,便直接放在了县衙保管。
如今村里男女老少加起来有90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五袋麦种,一袋差不多60斤,上等良田一亩需要15斤左右的麦种就够了。中等田要24斤左右,下等地则要32斤左右。
为了种更多的麦子,赵柯然让大家伙仅着上等田种,最多能种20亩地。
最后赵柯然在上等田和沙土地里各种了一亩红薯,他想对比一下,看看哪个更好一些。
只是赵柯然有些担心,他们翻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