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不错。
正想着,外头肉菜贩子嘚嘚的驴车声传来。
葱五斤,姜一斤,三肥七瘦的五花二十斤,皮子去了毛割下,单另作一筐放。
送肉菜的小厮熟门熟路地帮着全部送进屋,又噔噔跑出来,从驴车上拎下来一个个湿漉漉的木桶,道:“小娘子要的虾,丑时方才沿河运来的,很是新鲜。”
江满梨俯身去看,水清虾活,触须挥动,张牙舞爪的,确实新鲜。只可惜个头不大,京城靠河远海,只能买到河虾,若要海虾,价钱就要贵上许多。
点点头,让小厮称了,与猪肉一同结账九百文钱,末了又拿五文给小厮作脚费。
虾子不难处理,剁完肉,用手将虾头整个去掉、洗净、入锅去小火熬虾油,再拿一把小剪刀,沿虾背剪开,去掉虾线,剪至尾巴处绕一圈,留下一整只漂亮的虾尾连在肉上即可。
最后将包生煎的肉馅调好,从中取出约莫一半不到的量,和入刚熬好的虾油调匀,分装成两盆。
发面死面、两种肉馅、一小盆带尾巴的新鲜虾仁、一桶卤鸡子、再有一锅八宝酿小圆子,全部搬上车。
寅时二刻,江满梨哼哧哼哧拉车上路,天黑车沉,走得比往日更艰难些。
-小贩江满梨迎着春日早晨的凉风越走越清醒时,公家打工人林柳则站在自家府里的马厩外,盯着空空如也的棚下。
“阿爷又把乌枣骑走了?”
乌枣是他的马。
“……是,阿郎说,今日醒来忽觉风寒已去,神清气爽,必须策马晨练,方不辜负春光。”管家老邓憋着笑,说得一本正经。
反正阿郎就是这么说的。
林柳耷拉着眼皮,目光向左移了移,落在棚的另一侧,一匹露着大牙,正叼了口干草大嚼特嚼的白底黑斑花马身上。
老邓立刻会意,道:“珍珠太野,阿郎说还是乌枣更通人性些。”
林柳触了触额头:“……”
当初选马匹时,阿爷一眼相中珍珠,说好马就得性子烈,又扬言没有他驯不住的马,还苦口婆心劝林柳别要乌枣这般温顺的,选匹粗野又放肆的,驯好了骑去衙门里,威风凛凛。
可买来之后,阿爷却不骑他那威风的马了,也不驯,就日日跟林柳赛着早起抢乌枣。
前些天老爷子风寒,蔫了几日,林柳才得以多睡两刻钟,骑马上值。今日好了,老爷子一痊愈,得,马没了。
管家老邓当然对这种场景很熟悉,劝道:“郎君正当年轻,这些日子天渐暖了,早晨出门走走,也有益身心。”
林柳干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